蘇淵沉默不語,明白對方的擔憂,看著二十多件元青花,只能暗下決心,積累實力,等機會全部拿下。
從箱子裡拿出兩件青花,一件大盤,一件四方瓶,都是經過技能開光的精品,讓葛士翹掌掌眼。
“這是……”
葛士翹趕緊拿出放大鏡,仔細研究,許久露出笑容,讚歎道:“無論釉色還是造型都是百裡挑一的精品力作,絕對是元代早期官窯,這種天藍色只有已經絕跡的蘇麻離青才能達到!”
蘇淵笑而不語,連研究幾十年的天民樓主都看不出任何破綻,一清二白果然牛逼。
葛士翹戀戀不捨放下大盤,看著蘇淵,滿意道:“長江後浪推前浪,難怪連耿老都對你讚不絕口,不光是制瓷手藝,連收藏都令人刮目相看。”
葛士翹終於明白為什麼耿寶昌會大力推薦蘇淵,史上最年輕的工藝大師,名不虛傳。
突然想起什麼,邀請道:“最近我準備去倫敦大維德基金會轉轉,以前每年都去,現在老了,去一次少一次,你有時間嗎?”
蘇淵笑著點頭,有葛士翹引路最好,早就對大維德念念不忘,正好一起去開開眼界。
老人很高興,留蘇淵在家吃晚飯,約好後天出發,直飛倫敦,聊到深夜才離開。
回到酒店,蘇淵洗個澡,舒舒服服躺在床上。玲瓏瓷和梅子青已經在島國打響名號,加上龍泉堂的運作,走高階路線,不愁銷路。
至於元青花更是稀世珍寶,每件都價值連城,尤其是蘇麻離青,已經絕跡幾百年。那種神秘的天藍色,想仿都仿不了。
元代後期也只能用國內的回青代替,釉色渾濁,髮色不清晰,所以才留下千古瑰寶。
如果不是有一清二白,蘇淵也不可能仿出連葛士翹都打眼的精品,因為天藍色獨一無二,所以歷朝歷代基本沒人能高仿元青花,數量越發稀少。
說起大維德基金會,至少十年前,對於很多人來說還很陌生,如今幾乎與大英博物館一樣,在國內家喻戶曉。
其實是倫敦一家迷你型的私人博物館,裡面1700件藝術品的瓷器量,很多藏品屬於故宮散失文物,不乏舉世公認的珍品,加之大維德對華夏瞭解很深,藉助真正行家蒐集藏品,在英國乃至歐洲都首屈一指。
收藏的都是英國學者大維德爵士的個人珍藏,生前熱愛中國藝術。宋代到清代各個朝代,跨越近1000年。
比如瓷中之王的汝窯,全世界只有大約70件,其中只有臺北故宮、京城故宮、滬上博物館及大維德基金會有系統的收藏。
大維德花瓶,世界上已知最早的有確切紀年的青花瓷器物,被視為元代青花研究的標準器,也被BBC和大英博物館聯合評選為代表世界歷史的100件物品之一。
蘇淵早就想去看看,正好有機會,豈能錯過?
到約定時間,直飛倫敦,來到大維德基金會。因為葛士翹是老朋友,每年都來參觀交流,所以輕車熟路,終於見到歐洲最頂級瓷器收藏。
兩人邊走邊看,蘇淵悠閒的吸收著各種資訊,火眼金睛已經駕輕就熟。葛士翹來到一個展櫃前,介紹道:“大維德爵士當年雖然在倫敦收藏界已經享有一定聲譽,但與同時期英國一流陶瓷收藏家相比尚存很大的差距。”
“1921年十幾個頂級收藏家組成東方陶瓷藝術協會,大維德希望加入卻不被接納。從收藏內容上看,這一時期的收藏過於龐雜,沒有形成自己的風格,與英國的一般收藏家沒有什麼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