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承建的官道的事情,我們直接去找戶部,看看戶部的想法,他們怎麼說我們怎麼照做就是了,朝廷想要持久,肯定不會讓我們虧的。”
“第二則是工匠的工錢,我想法是先提升三成或者不提,但是我們可以按照每一趟或者每年的分紅來提升。
這麼做有兩個好處,一是現在海貿競爭還不大,漲了也沒關係,以後競爭大了,利潤低了想降就不好搞了。
二是分紅可以留住工匠至少一年的時間,我們可以規定只要在我們家幹,只要待滿一年,那就有分紅,沒待滿一年,對不起,只能領工錢。
為了防止工匠們不選擇,我們可以將分紅設定的稍微高一些,看似會多分出去一些,實則沒有。
因為找工匠需要時間,上手需要時間,這都會少做很多的貨物出來。
第三,工錢這邊我們可以採用計件和分檔來做,計件就是多勞多得,分檔就是根據計件多少分為幾個檔。
諸如一個月做十件是一個價的工錢,二十件是一個價的工錢……上不封頂,當然了,每個月都會有零頭,那再設立一個季度、半年、年度的檔次。
想要拿高工錢可以,前提是你能做的更多。
工錢給到位了、好吃好喝的伺候著、又不拖欠和苛刻工匠,總沒有人說我們是奸商了吧。”
“很好!”
老者點了點頭,但隨即又搖了搖頭:“這還不夠!”
“還不夠?”
老者的話讓大兒子錯愕了一下,皺著眉頭仔細思索著,其餘眾人也是仔細思索著,但並沒有覺得有漏洞。
老者見狀,輕輕的敲了敲桌子:“要想徹底的留住工匠們,你們不僅要考慮工匠本身,還要考慮工匠的家庭,我們能不能給工匠的家眷們做點什麼。
哪怕是能多增加一兩銀子也是好的,對我們來說不算多,但對一個普通家庭來說卻是進項。
其次,工匠的契約,籤一年和籤三年的工錢是不是要有些區分?
其三,現在最缺的是糧食,我們能從哪裡弄到平價或者高於市場價的糧食,然後以平價賣給工匠們。
其四,能不能提前預支工錢,能預支幾個月的,且不要利息,為父以為至少可以預支半年的。
其五,最好的是能將整個供應鏈條上的行商、坐商、物料供應等等的綁在一起,單打獨鬥遠不如齊心協力,
其六,找一些技術好的老師傅,專門做研究,例如如何降低成本、技術的改進、研發新的東西等等,價錢是普通工匠的三四倍都沒有關係。”
嘶……
眾人倒吸了口涼氣,眼中滿是震驚之色。
他們以為他們大哥做的都已經相當的過了,但沒有想到老父親做的更過分了,這哪裡是找工匠,簡直就是找一群大爺供著了。
“看你們那點出息,只要能幫我們賺銀子的,供著就供著唄,別說這是朝廷希望看到的,就算是沒有朝廷插手,財散人聚嘛。
這個道理大家夥兒都懂,可能做到的卻是沒有幾人。”
“父親,咱們這麼做會不會讓其他商號聯合抵制我們?”
“只要咱們做好了,當地官府、甚至朝廷都會下達文書把我們當成榜樣,搞不好還能題塊匾,
其他商人們給他們十個膽子他們都不敢打壓,頂多就是不和咱們來往。
但咱們做大了,背後還有朝廷,需要和他們來往嗎?
你們放心,聰明的人不止我們,還有更多的人,或許做的比我們更過分,我們和這群人成為盟友,才能站在最高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