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感受不到煙火氣,人們似乎也不需要煙火氣,大家要的好像只有不間斷地淺層刺激。
起初,傷害數值從10提升到10萬,大家興奮。然後,傷害數值從10萬提升到10京,大家麻木了。
饒是如此,依然沒人想改變這種現狀。只有少數老牌遊戲公司,它們會時不時做些呈現世界的嘗試,但玩家們已經被市場培養得急躁,沒人願意玩這種磨磨蹭蹭的遊戲。
轉變發生在五年前,也就是2045年,【深藍】公開了一項感知調節技術。這是司空見慣的公示流程,幾無人關注,這項技術石沉大海沒起半點波瀾。半個月之後,許氏集團突然發出全球通告:《起點》公測。
沒人知道《起點》是什麼,但大家都知道許氏。無數人湧入許氏官網檢視資訊,很快,全世界都知道《起點》是首個感知擬真遊戲。
以現在的眼光來看《起點》非常簡陋,但它的出現解決了遊戲歷來的一個問題:遊戲時長。
甚至感知調節技術,人類有史以來第一次擺脫了現實時間對遊戲世界的約束。
全世界的遊戲玩家終於可以放心大膽穿戴好遊戲裝置在睡夢中體驗磨磨蹭蹭的樂趣。
於是,《起點》成了起點。
有關虛擬的研究依託遊戲這個載體飛速發展,感知引擎、物理引擎、動作引擎……三天一個小突破三月一個大突破,人類逐漸有能力構建一個樂趣且相對真實的遊戲世界,大家稱之為《最終世界》。這是《激戰》出現前最火熱的遊戲,人們都相信它就是虛擬技術的極限。
遊戲即世界的觀念終於迴歸。
只是,全世界玩家心中依然有個小小的遺憾,正是這個遺憾導致《最終世界》沒能成為玩家理想中的“世界”。
它不夠動態。
《魔獸世界》時代,玩家對“世界”的理解普遍由跳起來能躲地面傷害、喂寵物吃東西、用弓需要箭以及NPC之間複雜的人物關係等細節構建。
《最終世界》時代,玩家對物理真實已見怪不怪,沒人會覺得跳起來躲地面傷害很神奇,這是應該的,這是常識。這個時代的玩家更注重情感體驗,他們堅信一個NPC畫家對待“吟遊詩人”和“戰士”應該有截然不同的態度,反之亦然。“世界”裡一切都應該動起來,而不是寫死在程式程式碼裡。很可惜,《最終世界》雖然在其他方面非常成功,但終究沒能提供這種千人千面的遊戲體驗,它的程式程式碼固化了。
沒人指責《最終世界》做得不好,只是那個小小的遺憾時不時浮出水面,像朵烏雲遮蓋太陽。
《激戰》就這樣劈開了黑暗。
直接。
霸道。
【深藍】聯合許氏以不容置喙的強橫姿態登場,曾經的起點誓為人類清除烏雲而激戰。
全世界玩家在那天擁有了一個詩意的世界,擁有了一個逐夢的天堂。
“欣慰。”李未濟想著遊戲歷史一臉滿足轉而又認真起來,“可你繞來繞去還沒正面回答我的問題,如此強大的你玩這個遊戲的樂趣何在?”
“你們的遊戲樂趣是核心玩法、是體驗世界、是情感共鳴。我倆的樂趣就是照看這個世界。”
簡短的回答,天線寶寶不再囉嗦,直接問黎易道:“你想知道什麼?”
“我其實沒什麼想問的。”黎易拍了拍李未濟的光頭,“但老濟想知道聖林之地的事,所以,麻煩你和我們說說聖林之地吧。”
“等等。”李未濟撥開黎易的手,對天線寶寶說道,“為什麼不讓顧含章先問?”
“我在你之前已經問完了。”顧含章又回到一開始笑眯眯的狀態,好像心中的石頭落地。
“元吉,老冰,含章,我,老易。”李未濟依次指著提到的人,“為什麼是這個順序?”
天線寶寶攤手:“客觀事實。”
“不。”李未濟拼命搖頭,“提問順序本應該是隨機的,可是元吉提問之後你卻斷定老冰會提問。一件隨機的事在你眼中成了必然,這太不科學了。”
“但這已經成客觀事實了。”天線寶寶扭了扭腳踝,“你總是想很多,認為萬事萬物都有因果,這會害了你。”
“我不需要你說教。”李未濟嘴上這樣說,但他心裡已經開始在想自己對CG式遊戲是否過於偏見。
“終有一天你會大徹大悟,到那時我願意用一個詞來稱呼你,希望那天不會太遠。”又一句偶然中的必然,天線寶寶似笑非笑道:“含璋對聖林之地非常瞭解,具體事宜你們問她便可。我要走了,恭喜,你們失去了一次提問機會。”
恭喜失去?
天線寶寶說著不著邊際的話,消失在迷惑的眾生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