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皇太后也確實欣賞忠心重義之人,這趙貴被嚇得膽顫心驚言辭無措,尚且知道維護楊氏,可見並非貪利圖勢之輩。
就聽趙貴招來:“四娘有意刁難秦七娘,又讓奴婢暗中周護,實為讓秦七娘放鬆戒備,秦氏眼下在役庭無依無靠受盡欺凌,想擺脫險境,唯有依靠奴婢助益……四娘也只是想讓奴婢套出秦氏實話,欲察當年兩王中毒案,是否與秦家有關。”
其實,楊四娘是早得了姐姐五皇子妃的叮囑,知道姐夫當年要害的是福王妃決非福王,深知此案是被當今天子陷害,可不能明言,才針對秦家。
毒殺福王妃是未遂,僅只於此,楊家不至於受到極刑,五皇子妃當年深知禍到臨頭,才將真相告之堂妹,用意也是在萬一女眷逃得性命,將來或許能夠平反。
這事太皇太后是知道的,當年五皇子逼於無奈,承認欲害福王妃,先帝大是震怒,認定福王、慶王中毒確是五皇子意欲奪儲才施惡行,以此結案,雖未將親兒子處死,卻遷怒德妃一族。
後來,明知五皇子並未施害二王,而慶王才是幕後真兇,先帝已有悔意。
但今上繼位,沒有放過五皇子夫婦,連剛剛出生的幼子,也被今上一併剷除。
楊家諸多獲罪女眷,更是不得赦免,沒入役庭的有之,充為官奴的有之,甚至不少被髮賣勾欄。
楊四娘是明白內情的人,篤定秦家涉及舊案,而秦子若素有“女諸葛”之名,楊四娘也有聽聞,當見秦子若竟然也身陷役庭,才起了平反的心思。
就算不能把天子拉下龍椅,也要讓秦家為楊家眾多身首異處遭受橫禍的族人償命!
“那麼,秦氏可有洩露?”太皇太后又問。
趙貴無比沮喪:“奴婢沒用,並不能完成四娘囑託,那秦氏……雖心懷不甘,卻始終不肯多說,只利誘奴婢,但望奴婢能往乾明宮遞迅,好教聖上救她脫離苦海……”
“砰”地一聲,是太皇太后把手中拄杖竟然砸向案几。
趙貴險些沒有咬破舌頭,毫無知覺他這句話,是把子若姑娘往萬劫不復之地又推進一層。
“找聖上?皇后不是她親姐姐麼?!即使百無一用,交待一聲,秦氏在役庭也不至百般受辱。”雖然忍不住憤怒,但太皇太后的語氣尚且還算平緩,不過顯得越發冷沉而已。
趙貴卻突然靈機一動:“是,奴婢也有疑惑,蓋因奴婢位卑,根本無緣面聖,往坤仁宮遞話倒簡單些,可秦氏聲稱……她是不願連累皇后,再者目前,也只有陛下能助她完全脫離苦境,而再享榮華……”
這話也不算趙貴信口胡謅,其實秦子若的原話是,她是除族女,而皇后這時處境艱難,若施助,被人得知只怕自身難保,唯有聖上……不過趙貴加上“再享榮華”,那麼就是點明秦子若有“色誘”的心思了。
歪打正著,又噁心了太皇太后一把。
但秦姑娘實屬“清白無辜”——誰讓她本身人緣不乍樣,皇宮之中唯一心疼她的皇后又自身難保,家族四處樹敵,也難怪別人一有機會就落井下石。
“女諸葛”到了這個地步,還以為天子能對她青眼有加,想起她的智計百出,後宮什麼的秦子若沒有奢想,大約目的是調去乾明宮,在天子身旁出謀劃策,至少沒人能輕易折辱,將來還有機會鹹魚翻身,被賜婚給權勳什麼的。
哪知竟然被個毫不起眼的內宦三言兩語葬送了“錦繡前程”。
秦子若覷覦楚王已經讓太皇太后深感噁心,更別說眼下意圖勾引她的親孫子!
“趙貴,哀家給你兩個選擇,要麼一條死路,哀家成全你對楊氏的恩義,要麼,哀家怎麼說,你就這怎麼做,別想著與楊四娘通風報訊,哀家既能掌握你們之間的關係,你與她的一言一行,都逃不過哀家耳目!不過哀家也答應在先,只要你聽命行事,別的不說,楊氏眾女,哀家今後會給她們一個機會,至少不在役庭受苦,得以婚配平民。”
趙貴一聽“死路”二字原本心灰意冷,又再聞後邊的話,好半天才反應過來,只要腦子沒被驢踢,都不會選擇前邊那條死路,自然連聲允諾,發誓要為太皇太后效死。
——
關於子若姑娘的遭遇,旖景完全不知不察。
甚至她都不關注秦子若眼下是死是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