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漢太子劉琚,自從踏上西域的土地,就被巨大的驚喜籠罩了全部心情。他們這一行人絕對沒有想到,當行程結束,迎接他們的,是一個如此令人震驚的場面。
“元侯威武!赤火軍全體將士威武!他們這次立下的功勞,可真是太大了。佩服佩服!”
如鳳九這樣的皇家忠誠守衛者,雖然並沒有機會親自上陣殺敵,但對於這些浴血沙場的漢家勇士們,一直都是心存敬意的。聽聞大戰的酣暢淋漓,不由得大呼痛快。
隨行的東方朔面帶微笑,也是不住點頭。他看到太子仍舊意猶未盡,激動之情溢於言表,正在詳細的詢問迎接他們的那些人,關於這次河西戰役的一些精彩之處。不禁心中暗自嘆息,元召為了太子的利益著想,可真是煞費一番苦心。
太子今年十八九歲年紀,正是意氣風發的時候。他身材修長面容英俊,皇家貴氣十足,不過在眉眼之間,倒是傳承的皇后衛子夫基因多些,因此臉上線條和脾氣秉性偏向於陰柔。
雖然皇帝近年來開始著力培養他處理政事的能力,把一些不太重要的事務交給他加以磨鍊,以便於加快他的成長。但他畢竟是從小在深宮中長大,經受的風浪還是太少了。因此,還根本就做不到那種喜怒不形於色、沉靜威嚴的樣子。
太子一邊聽著大批簇擁之人的訴說,一邊不住的暢快大笑,聽到激動之處,免不了手舞足蹈。而聽到那些為國犧牲的壯烈情形,也是不加顧忌的面露悲傷灑下淚水。
一大幫隨著西來的東宮屬官侍從們,有許多人在一邊暗自皺眉,心中埋怨太子不自重身份。奉了元召的命令在此等候太子大駕的,只不過是一個年輕的軍中校尉領著一小隊騎兵,而其餘的卻都是些這次隨著西征軍來到西域的大批中原商賈們。
在東宮侍從們看來,太子身份貴重,乃是一國儲君,有什麼話應該等到見到元召之後再說,在這些人面前要拿出自己的威嚴,稍微加以辭色就好,和他們多嘮叨些什麼呢!
一般來說,只要能夠有資格隨侍太子的,都是經過精挑細選的才智傑出之士。如果不出什麼意外,等到將來儲君繼位,他們就將是朝堂上的新班底,皇帝的心腹大臣。因此,有著目空一切的驕傲,也是無可厚非的。當然,並不是所有人都這樣,在這東宮班底中,沉靜深遠之士也大有人在。
只是心中不滿歸不滿,在這樣的場面下,自然沒有人會表露出來。他們也只是各懷情緒的在一邊看著,心中最為期盼的就是太子趕快去往草原,主持那場即將開始的草原會盟,這才是最重要的一件大事!
然而,太子似乎對於這些從中原遠涉至此的商人們十分感興趣。得知了自己最關心的那些訊息後,他又隨意的詢問了幾句商人們在西域的活動情況。
這些商人來自中原各地,從南到北什麼地方的都有。他們所代表的,幾乎涵蓋了漢朝的經商百業。原先第一批跟隨西征軍的腳步來的人還並沒有這麼多,不過後來隨著西域局勢的變化,尤其是赤火軍一路勢如破竹的大捷訊息,令越來越多的南北大商聞風而動,以最快的速度趕了來。
商人逐利,此是尋常。他們的嗅覺,在某些時候,遠遠比任何人都靈敏的多。西域通道的順利打通,這將是一件改變地緣格局的大事,不管是誰,只要能夠在這千載難逢的機緣中抓住機會,那麼未來得到的好處將會有想象不到的巨大!
加上最後跟著元召船隻來的在內,大略統計一下,中原商賈之家也已經有數千在此,如果把這些人的財力都集中起來的話,那將是一個恐怖的數字。
太子劉琚雖然並不善於經濟之道,但他這些年聽元召言傳身教,對於這一方面在國家發展中所起的巨大作用,也是有許多領悟。因此,他才放下太子的架子,與他們隨意的交談。因為他很明白,元召之所以吸引這麼多財力雄厚的中原商人們到這邊來,一定會有一個大的計劃。他雖然暫時不清楚這將是一盤怎樣的大棋局,但心中已經很是期待。
高原大江,發源之地,令人心胸格外遼闊。在熱烈交談的氣氛中,終於,那奉命在此迎候的赤火軍校尉過來請太子一行人啟程,以便於在規定的時間內趕到草原上的疏勒河畔,完成元召交付的使命。
態度殷切的大漢太子劉琚揮手告別之際,他在馬上看到有許多商人們僱傭的西域民眾在往船上搬運著東西,不禁心中有些奇怪。就隨口問了一句。
“那些黑漆漆的罈子裡裝的是些什麼東西啊?難道是這西域的特產嗎?”
眾人隨著回頭去看時,只見在高原大江岸邊,一塊乾淨平坦的空地上,從遠處用馬車運來的大批黑漆漆的陶瓷小壇,被整齊的堆放在這裡,然後在商人們派出的管家隨從看護下,由那些從當地僱來的民眾正小心翼翼的搬運上船。
其餘人也和太子一樣,並沒有明白這些是什麼東西。素來見聞廣博的東方朔卻心中一突,一種悲傷湧上心頭,他知道這些是什麼了。
果然,那赤火軍領頭的年輕校尉聽到太子的詢問,他的臉色變了變,強行掩飾住浮現的蒼涼,眼眶卻已經有些微微發紅。
“回太子話,這些小罈子裡……卻並不是西域的什麼特產,而是我大漢犧牲將士們的英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