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
吳傑要給機甲弄出作業系統,做全新開發,是根本不可能完成的。
就像現代化的戰鬥機,航電系統的研發,那都是動輒好幾年,程式碼都有幾十上百萬條。
吳傑要做的,是改版和調整。
將系統商城裡買來的作業系統,進行相應的刪改。
畢竟相比於高階文明,天元唐氏機電的技術實力太過於落後。
機甲的偵查、感應、通訊、操控等方式和裝置,通通都變了。
所以相應的作業系統,也應該做相應的修改。
而且……
也不得不修改啊!
否則不好向其他工程師解釋,為什麼自己的作業系統那麼超前,人類連大腦都還沒研究明白,哪兒來的腦電波意識控制?
好在。
修改工作並不麻煩,又不是做全新的研發
就算有技術難題搞不定,吳傑也能透過‘臨時兌換’的方式,讓自己臨時具備某一領域的宗師級技能。
下午五點許。
吳傑刪改後的作業系統,完成了執行測試。
而這時候。
第一臺‘戰龍’機甲,也終於組裝完畢。
吳傑和眾多工程師們,立刻開始通電測試運動效能。
從簡單的前進後退、下蹲起跳、前撲後仰等等開始。
慢慢的開始慢走、奔跑、彎腰、急轉等動作。
最後自然是各種高難度的翻滾、攀爬、匍匐、急轉急停等等。
除此之外。
吳傑也讓戰龍機甲,進行了一系列的‘功夫表演’。
其實所謂的功夫……
就是按照固定動作,根據相應的套路路數,完成揮拳、格擋、踢打。
表演的難度,還不如數控機床加工複雜零部件的程式設計複雜。
當然。
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
一直心情緊張,充滿了期待的唐龍。
看到如此精悍勇猛的機甲,展現如此敏捷彪悍的功夫,心裡一下就踏實了。
甚至還有一些小小的自豪。
集團實力果然不俗。
倉促之間,都能搞出比起漢武靈動科技,功能更復雜、效能更強大的機甲。
機甲VS機器人?
孰優孰劣,顯而易見嘛!
一種是有人親自操控的作戰武器、高階裝備。
一種是完全遙控操作的機電裝置、低端玩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