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府,清江浦碼頭。
迎來了數艘氣派的官船,最前面一艘船上懸掛的明黃旗幟。
乃是刑部侍郎鄭謹生奉乾隆密旨出京,查實“刺錢案”。
臨行前,
乾隆在養心殿東暖閣召見了他,君臣密探許久,內容無人得知。
總管太監秦駟只看到了鄭侍郎離開時那被汗水浸透的後背官袍。
這可是11月的京城!
壯漢也要穿件夾襖的季節!
久在御前的他,立馬猜到了幾分。次日和珅向他打聽此事,他也只是搖頭,表示自己在殿外什麼也不知道。
江蘇的水有多深?
福康安去做巡撫,死了!
朱珪去做了布政使,獲罪死了。
錢二愣子不信邪,巡撫布政使一肩挑,死的極其慘烈,被霰彈打成了篩子。
如果再細究起來,
還有在刑部大獄裡關著,謠言漫天飛的兩江總督李侍堯。以及流放盛京養馬的前蘇州知府,現漢中總兵馬忠義。
……
只能解釋為風水有問題!
以前京城的貴胄子弟們打破頭要去的好地方,現在哭著喊著都不願意去。
幸好皇上英明。
把巡撫的紅纓帽扣在了自己的兒子,永琰腦門上。
京中子弟們私下都為嘉親王捏了一把汗。
同時對皇上敬佩的五體投地,公平,真的公平啊。這要是有個閃失,不敢想。
皇子雖多,可活到成年、身體健康、具備儲君可能性的真不多,一個巴掌都不到。
十七個皇子此時已經死了10個。
還有兩個在病榻上,生命已經接近倒計時(一個沒熬到春節,一個熬到了明年春天還是死了)。
尚且健康的僅剩5人。
而且由於生母、性格、儀表等原因,除了皇十五子永琰,幾乎沒的選了。
如此慘烈,姑且歸咎於落後的醫學技術和愚昧的衛生條件吧。
無論在哪個時代,對於想做大事的人而言,擁有一副健康的體魄太重要了。
活得久,就是贏家!
……
言歸正傳,
淮安知府常火炎、淮安督糧道於運和,還有揚州知府胡佐佑等20幾位地方官肅立在碼頭。
紅毯鋪地,鑼鼓喧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