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不我待,留給秦國的時間不多了。
秦國該爭分奪秒,不擇手段擴大利益,爭取絕地逢生。
季玄陵走向百官中央,擲地有聲的說:“諸位愛卿所慮,本王何嘗沒有考慮過。在諸王龍城前,本王已經東方六國的君王達成聯盟。
各國精銳把所有的精力,全放在大康境內,彼此不發生爭端。
如此一來,七國有能力消滅大康,好取而代之。
若大康滅亡,七國疆域擴張,大乾再針對秦國,就該考慮秦國背後的盟友。
若大乾採取分而化之的策略,試圖瓦解七國結盟,秦國憑自身的能力,加上楚國,齊國,短時間內照樣能勉強抗衡大乾。
若滅大康後,東方六國試圖滅秦,有大乾做依仗,他們心生邪念時,也該掂量掂量自己,能否對抗大乾。
目前,局勢沒有大家想象的那麼樂觀,卻也沒有那麼糟糕。
事在人為,秦國仍有機會。”
藉助大乾之威,震懾東方六國。
拉攏東方六國之勢,牽制大乾。
秦國縱橫捭闔,若一切安排妥當,便可左右逢源,謀取利益。
殿內,百官得知季玄陵的想法,漸漸如寒蟬安靜。
他們沒有料到,自家王上在龍城處境如此兇險,差點發生致命危機。
如此危險的情況下,自家王上竟然還考慮秦國利益。
一時,百官汗顏。
若王上計劃得當,他們安心執行策略,秦國崛起指日可待。
畢竟,一年間,秦國疆域擴大數倍,在自家王上帶領下,秦國猶如初升的朝陽,快速的崛起。
他們相信,秦國精誠團結的話,有朝一日必然達到如日中天的地步。
殷鴻,賈泰初,嚴正方等人,面色尷尬。
這時,黃浩然挺身而出,高聲說:“既然王上已有計劃與安排,臣自然遵照王上的旨意行事。不過,王上在龍城這段時間裡,大康皇帝趙辰,拉攏江南的孫銘,西南的穆家兄弟,與苟延殘喘的公羊越,組建大康同盟。
他們彷彿意識到秦國拉攏東方六國的精銳,滅大康,取而代之。
欲齊心協力,針對秦國為首的聯軍,從而解除大康境內的兵鋒,好起死回生。”
他算明白了,自家王上年輕,然而,有關大乾,大康,秦國,東方六國的情況,基本瞭如指掌。
早已給秦國安排好退路。
南征,勢在必行。
大康,志在必得。
“大康的變化,在預料之中。龍騎撤離大康,趙辰為首的大康軍隊,已是強弩之末。或許個別諸侯非常強大,卻沒法再威脅秦國了。”季玄陵信心滿滿的說。
折身回到龍椅上,他頓了頓,鏗鏘有力的說:“商議南征前,本王先宣佈幾件事兒!”
在龍城時,他思考過許多問題。
是時候,對秦國作出改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