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止是法正,端坐於蘭溪之畔,一直作壁上觀的兵家傳人,號稱“小兵聖”的楚惜白也出聲道:“一言可判定生死,辨善惡,可千夫所指,可萬民稱頌。只有氣勢完全壓制對方,且佔據大義名分的一方,才能讓自身文氣與天地正氣共鳴。嗯,正是‘千夫所指’異象,錯不了!”
聽到“小兵聖”都為秦楓開口,直接認可了秦楓施展的不是什麼旁門左道,而是真正的文鬥異象“千夫所指”。
這一下,所有還在場的人心頭陡然一驚。
兵家站隊了。
很明顯,兵家選擇支援的是秦楓,而不是荀有方。
誰都不曾想到,秦楓在此等絕境之下,居然能夠跨越文位,甚至無視上清學宮的文位,直接施展出“千夫所指”異象。
此時此刻,被“千夫所指”異象籠罩的荀有方,只覺得普天之下,所有的文人都在對自己口誅筆伐,都在歷數著他的種種錯謬與不堪。
莫說他本就已經啞口無言,就是他還有一肚子的理由,此時此刻,都已經如悶在茶壺裡的餃子,再也說不出一句話來了。
原本就因為秦楓今日在曲水流觴文會上風頭出盡而大受壓抑的文心,竟是有了開裂的跡象!
文心開裂,則大道崩碎,幾乎再無成為聖人的可能!
除了極其少數的妖孽,破而後立,還能夠一舉入天人,成為聖人。
大部分天才在文心開裂之後,無一不是泯然眾人。
也就是說,此時此刻,荀有方已到了最危險的時刻了。
他知道,言一諾當然也知道。
可就在言一諾頻頻向著身邊的主持人崔巍使出眼色,要他點醒荀有方,幫助他保持文心完整和念頭清明的時候……
令言一諾自己都不敢相信的事情,發生了。
崔巍自始至終,眼觀鼻,鼻觀口,口觀心,對於言一諾的頻頻暗示,他置若罔聞,一言不發!
當局者迷,旁觀者清的道理,誰都明白。
往往辯論中的一方會陷入自己的圈子裡,難以走出來,需要一人出言點醒他,往往還能有一線生機,甚至可能反敗為勝。
但是……
曲水流觴文會上的主持人,必須保證自己的公平公正,不能有一點徇私之處,也不能偏袒任何一方,否則不但會使自己所代表的流派蒙羞,作為主持人也會受到極其嚴厲的懲罰。
最高的懲罰,有一名祭酒被廢掉文位,毀掉問心,被罰在藏書閣抄寫經書,永世不得踏出藏書閣半步,直到老死。
也就是說,言一諾要崔巍點醒荀有方,就等於是拿崔巍的修煉之路,來換荀有方的修煉之路,以及他言一諾的臉面。
終於,千算萬算,算不得人心。
言一諾失算了!
崔巍不願為言一諾的臉面犧牲自己的一切。
也就是說,接下來要麼言一諾自己去破壞規矩,點醒荀有方。
要麼……
這一場言一諾精心準備,打算將經世家徹底逐出百家行列,將百年恩怨畢其功於一役的曲水流觴文會,就已經結束了。
勝負已分了!
霎那之間,荀有方就好像是被人抽走了最後一根救命稻草的溺水者,他盯住崔巍,再盯住言一諾。
崔巍眼神古井無波。
言一諾眼神黯淡,失望與怒意,一閃而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