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九章反秦恐怖組織集中訓練營求全訂
桓楚這個名字讓王詡心中一驚,雖然對大多數人來說有些生僻,但是王詡卻深知這個名字背後的歷史,可以說如果有人能夠頂替項羽在歷史上的位置,那麼非這個人莫屬。
這個人不但是項羽幼年好友,更是楚國王系真正的頂樑柱,項羽冒失殺宋義若無此人在楚派系的威懾,那麼就沒有破釜沉舟的故事了。
“桓楚,殷通,會稽。”王詡抿了抿唇,眯起眼“還有呢?”
“次代鉅子為吳國人,曾經想要調和吳國與與陳國之間的矛盾,失敗後被陳閔公託孤,照顧陳王室後裔,由墨者周文照料陳王子勝,此時應該還在陽城,次代鉅子在吳國滅亡後護吳王夫差後人在吳國舊地,但是幾年前看護其墨者突然失去了聯絡,吳國後人人也下落不明,只知道名為吳芮。”朱家繼續說道。
王詡呼吸一滯,隱王陳勝,長沙王吳芮。
“全都是各諸侯王之後?”王詡皺眉問道。
“孟勝鉅子為楚人,陽城君因為楚國舊貴族與吳起變法恩怨,被意外株連,被楚肅王追殺,孟勝鉅子因替守城失利,雖然攜百十墨者身死殉義,但是其他墨者還是遵從陽城君遺願,找到吳起後人撫養,孟氏墨者照料,名吳廣。”朱家想了下說道。
王詡嘴角微微抽搐了一下,假王吳廣竟然是吳起之後?不過也能理解,畢竟在秦末一個有名有姓的人,肯定出身至少是百姓貴族,不可能是真的黔首。
不管是吳廣,陳勝還是吳芮劉邦等人,這些在秦末起義的大諸侯王,沒有一個是真的赤腳貧民出身,基本上往上推幾代都是貴族甚至王室,要不然不可能有給子孫起字的習慣,先秦時期,黔首能有個名字都得感謝國家,字這個東西更是隻有貴族才配擁有的。
“陽城君跟吳起不應該是仇人嗎?為何要幫吳起託孤?”王詡皺眉疑惑道。
“這個弟子就不得而知了,但是有傳聞陽城君無後,與吳起為友。”朱家說道。
“為何墨家都在楚地?”王詡又問道。
“並非在楚地,而是在各諸侯國的故地。”朱家說道“雖然歷代鉅子所受託付不同,也不管恩怨糾葛如何,墨家都要幫其復國。”
“然後再看著他們互相征伐百年,禍國殃民?”王詡皺眉道。
“經過墨者教導長大,都是身具兼愛之心,不會輕易發動征伐,即便是有世仇,也應一笑泯之,此才為墨家宗旨不是嘛?兼愛非攻啊。”朱家正色道。
王詡輕輕搖頭,心想這兼愛非攻之策雖然有n之嫌,但是從理論確實能成,但是他們忽略了重要的因素,那就是整個社會的價值觀背景,能夠堅守本心的人,太少了。
而且這些深受兼愛非攻教育的諸國遺孤,日後都會成為顛覆整個大秦的存在,不過好像也都復國了,確實是完成了歷代鉅子的囑託。
但是王詡總覺得,事情應該不會這麼簡單,朱家所知的墨家,只是後期的墨家,在墨翟之前的歷史,他一無所知。
王詡聽著朱家有說了幾個沒有在歷史上留下名字的諸國後人,沒有聽到他想要的那兩個名字,項籍和劉季。
這兩人,似乎不存在這個墨盟之約當中。
“好了,人太多了,你們墨家確實樂善好施,助人為樂兼濟天下。”王詡打斷朱家的喋喋不休,因為他已經開始說一些只有在考古工具書上才能找到名字的春秋諸侯國了。
畢竟周朝分封了百個,春秋之後又戰亂分封還能省下即便到戰國還有幾十個,在聽下去就是浪費時間了,讓他抽時間重新寫一份當做文獻。
“除了墨盟之約,你們墨家自己呢?”王詡給他倒了杯水問道。
朱家接過水杯一飲而盡“墨家子弟除去外門值守墨盟之約的墨者,在秦國還有三百墨者,為秦工大匠。”
“秦國的百工都是墨家之人?”王詡皺眉道。
“那倒不是,墨家只負責提供技術,監督製造還是秦國丞相負責。”朱家說道。
“也就是說,墨家並不掌握實權。”王詡眯起眼,勾起嘴角。
朱家有些心虛的低下頭。
“怪不得你這樣的德才兼備的墨者,都要出來兼職。”王詡輕笑道。
“兼職?”朱家微微一怔,沒有聽過這個詞。
“沒事,那你呢?掌握著墨家最高機密,應該也有不一樣的身份吧。”王詡笑著問道。
“朱家為殷商苗裔,宋國王室公子朱之後,先祖在華氏和向氏亂宋之時,便出逃,加入墨家成為尊老,後來家族隨著鉅子遊走列國,傳道受業。”朱家恭聲回答道。
“哦?竟然是殷商苗裔。”王詡微微挑眉“如果是朱氏,我倒是想到一個人,齊都即墨督造這,齊國大夫朱毛,此人弒齊晏孺子,使毛遷孺子於駘,不至,殺諸野幕之下,葬諸殳冒淳。”
“朱毛為朱家叔高祖。”朱家沉聲道“家父朱亥為子朱嫡系,叔伯朱英為叔高祖朱毛之後,為朱氏旁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