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車一路有驚無險地穿過荒野,終於來到了代號為“榮光戰線”的遠征軍基地,只留下幾道長長的車轍,蜿蜒神戰向未知的歸途。
榮光戰線基地很難將其定義為幾座城池或者一個軍營,它更像是一個統一的聯合體,但都由遠征軍組成,並以一種畸形的姿態向幽暗森林之中擴張。
榮光戰線的基礎是六座城池,比波頓王朝中心地帶的城池略小,也更加簡陋,但也頗具規模,時刻都保持著戰爭年代應有的特色——嚴密的守衛,無死角的要塞炮重炮火力網,以及高聳的城牆。
其中,五座編號為一二三四五的分衛城成五芒星的形狀,拱衛著處於中央的主衛城。
分衛城的東方直接又拉起了一道橫亙南北的壁壘,防衛著來自荒原上的進攻;西側則直接進入森林,在其中撒下數量巨大的前哨站。新擴充套件的前哨站會囤積大量軍火和戰鬥人員,以供繼續推進的需要,老站點則成為後勤補給站。從榮光戰線建立伊始,記錄在冊的站點已有三千二百五十六個,彷彿一團爆裂的火球,從核心向外噴灑出無數火花。
每個衛城、前哨站之間皆有公路向通,以供軍車和馬隊透過,物資和戰鬥人員能在五天之內從主衛城前往森林最前沿的一處站點。
不得不說,這樣穩紮穩打的方式也是千百年來無數前人用鮮血堆積出來的經驗。當年阿摩司大帝對殘留的異族名為流放,實則只是將其驅趕進了森林最深處,大軍面對複雜的叢林戰也無功而返。
當阿摩司大帝逝世多年後,讓王朝鐵騎貫穿森林,讓父神的榮光降臨深淵,就成為了歷朝歷代君王和教皇共同的夙願。
這是王室與教廷極少達成的共識之一,比起什麼榮耀與先行者之路,他們更關心的是那些足以威脅到他們統治地位的力量,以及傳聞中阿摩司大帝隱藏在幽暗森林中的秘密。
正是基於這樣的目的,在多次博弈之後,“遠征軍”這樣一個表面中立的存在才能夠名正言順地出現在公眾視野之中。
將視線移回弗朗西斯這一批人身上。
共計五十四名軍隊重犯——被判流放的犯人都算是重犯,被押解到了一做衛城之中,當時他們還並不知道這是幾號衛城,在之後他們也不清楚自己第一次與光榮戰線的近距離接觸到底發生在哪裡。
事實上,五座分衛城從構造到人員編排,都幾乎一模一樣。如果沒有城門上鑿出的編號和不同番號的軍隊,在光榮戰線戰鬥到死的老兵也很難分辨幾座分衛城的不痛。
建造者的嚴謹與沉穩可見一斑。
軍車穿過長長的街道,路上隱隱傳來繁華的喧囂讓新到來的人們都有些吃驚,但隨即也就釋然。時間是稀釋一切的完美溶劑,經過千百年持續不斷的戰鬥,危險與機警已經在榮光戰線人員的心底紮根,就如同喝水吃飯一樣,根本不需要刻意營造出緊張的氛圍。
軍車七拐八拐地行駛到了遠征軍在這裡的接收處。體檢,核實身份,再次審訊,再次核實,最後將五十四人分成不同的小隊,也不多做停留,直接打發到人員缺失的前哨站,讓各營的統領自行教會他們規矩和紀律,一切都顯得機械而簡潔,同樣的事情已經做了不知道多少遍,接收處早已經駕輕就熟。
在這裡,每個衛城駐紮著一個萬人師團,師團以下是一百人到兩百多人不能的營,每個營由一名統領管轄,直接對師團長負責。
統領的選拔也很簡單,一是晉級六階自動擔任一營統領,二是打敗原先的統領。因此,雖然各營統領大多是五階的異能者,但其中也不乏能夠以五階能力幹翻六階轉職者的狠人。
新到人員隨機分配,弗朗西斯拿到自己抽到的歸宿,心不禁涼了半截——鐵血獅牙營。
鐵血獅牙營,別名衝鋒隊或者前鋒營,私下裡大家都戲稱他們為“敢死隊。”
每個師團都有數量不等的鐵血獅牙營,建立前哨站是他們最主要的工作,發現異族殘留或者獸潮動盪他們便是第一線的隊伍。比起擔任運輸隊或者安保隊的其他隊伍,獅牙營年傷亡率高達百分之五十以上,風格也格外兇悍。
有些事情總要有人去做,與其讓部隊抱有僥倖或者抗拒心理,還不如將人員固定下來,這就是建立獅牙營的初衷。
分配完畢之後,弗朗西斯就和五名難兄難弟一起被送到了森林裡的一處補給站,他們的長官將在這裡迎接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