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暗森林,對於波頓王朝的絕大多數人來說,都是一個神秘而又危險的地方。
如果說北蠻對於王朝來說,就像強壯的獵人們與窺視新鮮血肉的餓狼,獵槍和獠牙利爪時刻保持著微妙的平衡,那幽暗森林就像是一隻蟄伏的巨大海怪。獵人知道它的真面目,但從海平面上的冰山一角就能看出其強大。
阿摩司大帝曾將邪惡的力量流放於幽暗森林,在其溘然長逝時候,那片森林突然躁動了起來。沒錯,躁動不是來源於某一種具體的生物,或者某一個被定為邪祟的族群,而是那一片廣袤的土地。
“光將夜的影掩埋,卻無法泯滅其存在,便喚來颶風與烏雲、驚雷與冰雹,將汙穢驅趕至極西之地,讓其在無盡的原始與野蠻中返本歸原。懺悔吧!戰慄吧!——《紀元之書·大帝始末》。”
這是西莫教廷創立之初便流傳下來的典籍,裡面含糊地提及了幽暗森林,卻因為某種後人難以知曉的原因將大帝在這一段時間內的所作所為一筆帶過,只留給後代史學家們遐想的空間。
當然,波頓王朝對於不能征服的土地總是有著某種執念,近千年來不斷派遣隊伍深入那吞噬生命的原始森林,在走過的地方插上旗幟,一點一點地蠶食這片罪域。
不過,也許是因為當初阿摩司大帝將異族餘孽放逐於此的關係,再加上生態環境等因素,幽暗森林裡各種兇獸層出不窮,遠非中部王朝疆土上那些城邦直接的荒野可以比擬。
也正是因為這點,每天都會有大量士兵永遠留在了這裡。埋屍黃土是他們最好的結局,大部分都成了森林兇獸的果腹之物。
因為需要常年鎮壓森林裡兇獸,一個新的機構誕生——遠征軍。
各大軍團在幽暗森林均有駐紮,但都是實行鍛鍊軍隊素質的輪換制度,每年將新兵拉到這裡見見血,遠征軍才是這裡的“土著”武裝。
在波頓王朝,“遠征軍”三字並非指那些臨時聚合起來去南洋劫掠一番或者揮師草原的軍團集合,而是一個切實的機構,以大約一個軍團的兵力駐紮在幽暗森林邊境,並一直向內擴充套件。
在最開始,駐守幽暗森林是軍人的一種榮耀,象徵著秉承阿摩司大帝的遺志,與王城聖殿騎兵團並稱為“兩大王朝最優秀軍人的聚集地”。
然而時過境遷,聖殿騎兵團成為了過分依靠前沿科技武裝的作戰部隊,在擁有優良傳統和教學的同時,更是貴族子弟為自己鍍金的踏板,傲慢與奢靡之風逐漸讓一把王朝利劍變得鏽跡斑斑。
另外一方,遠征軍則成為了類似於“毒瘤一般的存在,兵痞與瘋子混跡在其中,但由於其歷史地位和極高的實際戰力,又有著不可或缺的作用。
這一切都是因為其極高的傷亡率,以及某位紅衣主教的一個“玩笑。當年的一次樞機會議上,有人提出龐大的軍隊建制弊端重重,其中最為明顯的就是暴力事件頻發,許多戰績卓越的人物也是麻煩製造者,對於這類人又找不到好的處理方式,放縱固然不可能,但嚴格按照軍法處置又會遇到阻礙和爭議。食之無味,棄之可惜。
這時,一位紅衣主教說道,不如將違反軍紀的刺頭編入遠征軍,丟到幽暗森林裡去,眼不見為淨,任其自生自滅。
當時各位紅衣主教大都對這個提議報以善意的笑聲,沒想到教皇陛下竟同意了這個提議,更沒想到一年之後,提出這個“玩笑”的紅衣主教從軍部調出,被提拔為遠征軍元帥。
“玩笑”到底是不是玩笑,很多人心中終於有了答案。
從那以後,無數應當上軍事法庭或者得罪了長官的軍人,甚至是被流放的犯人,組成了遠征軍的主體。這部分人自然是野性難馴,在幽暗森林這樣的地方更平添了幾分剽悍,但同時,各種無法抑制的歪風邪氣也在遠征軍中盛行。
遠征軍作為一個特殊的存在,編制仍在軍部,但歷屆元帥和高層骨幹的檔案都是直接由教皇廳負責,作戰進度,也就是深入幽暗森林的情況,也是直接向教皇廳彙報。
同時,遠征軍從來沒有“空降指揮官”這類說法,都是軍官內部提拔,連軍銜都沒有與軍部統一編制,赫然是教皇廳下轄、寄生於軍部的一個獨立王國。
這也就助長了其中的某些風氣。不過,教皇廳也沒有過約束,只在某些太過火的情況下派遣聖者前往鎮壓巡查,殺一批人之後就會安穩一陣子,最後遠征軍基本摸清了教皇廳的底線,從來不去觸碰那條紅線,但在這底線以內的行為卻是更加肆無忌憚。
波頓王朝流傳出一句話:“想要毀掉一個正直的軍人嗎?送他去遠征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