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謝太太抬舉奴才,奴才一定會好好跟著莊頭學的!”王鐵牛激動的一個勁兒的給賈敏磕頭道謝。
“好了!好了!快起來吧!你們不怪我讓你們夫妻骨肉分隔兩地就好了!”賈敏道。
“太太給我奴婢一家這麼大的恩典,奴婢感激都來不及,只想好好報答太太的大恩大德,好好為太太做事,怎麼會怪太太呢!”王媽媽也跪下來道。
“你看看!讓你男人起來,怎麼你也跟著跪下了!都起來說話吧!”
“是!”
“王媽媽,今日給你一日假,你回去給你男人和孩子們收拾一下,明日我就派人送他們到城外的莊子上去,你們一家人也好好的聚聚,這以後要見面可就沒那麼容易了!還有,我看著你家這個小寶蛋太瘦弱了,我讓姚黃準備了一些小孩子的吃食,你們帶回去給孩子好好補補!”
“是!多謝太太體恤!多謝太太體恤!”王媽媽聲音哽咽的給賈敏行了禮,帶著一家人離開了。
晚間林如海下衙回來,賈敏把她安排王鐵牛他們去揚州的新莊子上做莊頭的事告訴了林如海,林如海點點頭道:“讓他們一家分開了好,畢竟是外面買來的,如今還不能完全的信任他們。”
“我今日見了王媽媽的男人和孩子,看起來都是忠厚朴實的之人,讓他去莊子上試試,若真是個忠心又有本事的,我打算讓他試著在莊子上種植你說的那個棉花。”
“他行嗎?”林如海問道。林家的商船帶回來了一些棉花和一些棉花的種子,據說用這棉花做的棉衣和棉被特別的鬆軟暖和,而且海外還把棉花紡成了線,織成了棉布,比綢緞成本低,又比麻布柔軟,十分適合貧苦老百姓們用,所以林如海打算在大銘也種植棉花,讓老百姓能夠用上棉花做的東西。
賈敏是清楚林如海對棉花的看重的,棉花能否在大銘種植成功,直接關係著老百姓是否能夠用上便宜的棉花製品。若是要靠著從海外購買,那就又成了富貴人家才能買得起的東西,這跟林如海的想法是背道而馳的。
“王媽媽說他男人王鐵牛很會種莊稼,你給他什麼種子他都能給搗鼓活了。就是因為這個,我才放他到莊子上去的。”
“嗯!那就暫且讓他在揚州的新莊子上做做看,若是真如敏兒說的,他是個忠心能幹的,就把棉花的種子交給他吧!”
“好!對了,今日我接到了喬叔的來信了,他說紡棉花用的紡車已經造出來了,但是紡出來的線還不是太理想,太粗而且節點太明顯,他正在讓木匠進行改動。”
“喬叔辦事就是快,這才幾個月,就造出了棉花紡車!”
“綢緞莊裡的那個老劉師傅是個非常好的木匠,咱們的七羅織機就是他給造出來的呢!”
“敏兒手底下有這麼幾個能人,將來這祥雲綢緞莊一定會是大銘最好的綢緞莊!”
“哎呀!借夫君的吉言啦!嘻嘻!”賈敏笑眯眯道。
“我若真的說準了,敏兒要如何獎勵我啊?”林如海意味深長的笑看著賈敏道。
賈敏湊到林如海的耳邊小聲的說了一句話,就嬌笑著跑去了內室中。林如海先是被賈敏說的一愣,然後也大笑著在賈敏之後進了內室。
京城中,燕王在回東北的途中收到了皇上召見的旨意,先轉道進了京城。皇上把賈代善和燕王都叫到了御書房中,把皇家密探傳回來的信拿給他們二人看。
“這……這蜀王真是膽大包天,竟然敢豢養死士和私兵!我原先還只道他是被那夏勒烏挑唆這拉攏蜀中的官員,沒想到……”燕王震驚道。
“哼!朕這個四兒子野心大的很呢!已經被朕發配到蜀中去了,還不安分,他也是個蠢的,那夏勒烏是個什麼來歷都不清楚,就這麼被人家一挑唆就乖乖讓人利用!”
“皇上!微臣認為這個夏勒烏必須儘快除掉,不然真讓他在大銘挑起了禍端,韃靼那邊再趁機對我們發兵,我們將會陷入兩邊夾擊的被動局面,後果不堪設想啊!”賈代善沉聲道。他已經知道了賈政如今在蜀王府做屬官,雖然他早就有了放棄這個二兒子的準備,但是畢竟是自己的血脈,非到萬不得已,他也不願看著自己的兒子送死。所以,必須要立刻阻止蜀王再繼續下去,不能讓他釀成大禍。
“榮國公說的對!皇上,此事耽擱不得啊!”燕王也皺眉道。
“可是要如何才能抓住那個夏勒烏呢?這個人十分的狡猾,行蹤難以琢磨,目前只知道他在蜀中,卻根本找不到他的具體藏身之處啊!”皇上也十分的發愁。
“皇上,微臣有一個主意,就是……可能會不大光明磊落!”賈代善開口道。
“你說來聽聽,若確實可行,朕也不是非要做個正人君子!”
“皇上,咱們的人找不到夏勒烏,可是江湖上有人可以做到!”
“是誰?”皇上好奇的問道。
“達願坊!只要咱們出的起高價,他們自然有他們的方法找到人並且殺了他。”
“榮國公說的可是那年殺了甄應嘉的弟弟的那個達願坊?”燕王道。
“正是!這兩年,達願坊已經名聲在外,他們接手殺的都是些十惡不赦之人,而且沒有一次失手過,在百姓中的口碑也非常的好!就是這殺手的身份說出去不大好聽!”
“他們真的有那個能力找出夏勒烏並且殺了他嗎?”皇上沉思了良久之後問賈代善道。
“微臣聽說他們殺的那些人之中,有的連他們的家人都不知道他們的去向,卻被達願坊的人給找出來殺了。微臣覺得可以冒險一試,反正即使失敗了也不會打草驚蛇,讓蜀王和夏勒烏懷疑到皇上的身上,咱們也不會有什麼損失不是!”
皇上靠在龍椅上眯著眼睛思索了片刻後,就對賈代善道:“這件事就交給代善去辦,燕王你儘快回陽城,防備著趙騫和韃靼王那邊有什麼動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