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孤維唯的生辰在冬日。
沈氏怕小孩子太嬌寵折了福分,是故女兒的生辰都沒大辦過,只一家人聚聚,最多請幾個獨孤維唯的小夥伴熱鬧熱鬧而已。
今年的生辰也是如此,沈氏派人接了楊小胖、虞琿、高妍妍、秦姝、範小五等幾個和獨孤維唯年齡差不多的小孩到都督府玩。
魏延嗣倒是沒來,沈氏自打被獨孤紹棠說了一回,再見小鄭氏就看都不看一眼,也就不會接她孫子到府中。
獨孤維唯將近一年都沒跟沈氏出門應酬了,見了小夥伴們樂得不行,因要顯擺這些日子學習的射箭功夫,就把人都帶到府裡的小校場玩。
男孩子天生對兵器感興趣,今日來的還都是武將家的孩子,刀槍劍戟都不陌生,各自抄了刀劍在手,胡亂舞了一陣。
眼看就要拉開架勢對練,獨孤維唯忙拿比賽射箭岔開了去。
刀劍不長眼,小孩子沒個輕重,若不慎傷了哪個,都督府可交代不過去。
自打因調皮捱了頓打,還害父母吵架,獨孤維唯總算長了點記性。
她讓下人把自己平日練習的小弓小箭、手弩、弓弩一股腦取來,分給小夥伴們玩。
行軍司馬範琦有六個女兒,夫人在四十多歲才生了獨子,今年才兩歲。
範琦是個豁達開明的,沒生兒子之前把女兒當男孩教養,因此範小五也頗能射幾箭。
高妍妍跟秦姝是不玩的,只在一旁觀看。
高妍妍的母親一項把女兒往貞靜處培養,高妍妍小小年紀總是安安靜靜溫溫柔柔的,且總覺得自己比獨孤維唯大兩歲,是姐姐,平日對她多有忍讓照拂。
獨孤維唯也就不好意思為難她。
秦姝可就沒高妍妍的待遇了,獨孤維唯雙眼一瞪,她就乖乖上前,讓好為人師的獨孤維唯教她射箭,還被嫌棄太笨。
秦姝不滿道:“我本來就不喜歡,是你硬讓我學。”
“你又不是文官家裡嬌滴滴的小姐,怎能不學射箭?這也太丟你爹爹的臉了!我好心教你,不收你束脩,你還不樂意了。”獨孤維唯叉著小水桶腰,鼓著胖乎乎的包子臉生氣。
高妍妍被她的模樣差點逗笑,也沒在意她的話連自己都打擊了。
眼看小霸王要發飆,秦姝只好委委屈屈咕噥道:“好嘛,好嘛,我認真學還不成嗎。”
去年就因為沒聽她的話,獨孤維唯就給秦姝塞了條蚯蚓在手裡,嚇得人差點沒暈過去。因這事秦姝打心眼裡怯了獨孤維唯。
晚上獨孤紹棠歸來,送了獨孤維唯一把能摺疊的袖弩。弩下有釦環,可以扣在手腕上,兩翼摺疊後收攏在一起,和弩箭一起縮成和小臂差不多長短的長條形。
袖子放下後,在外面看不到半點端倪。
獨孤維唯欣喜不已,就是夜裡睡覺都不肯取掉。沈氏怕夜裡翻身擱著身子不舒服,囑咐叮叮趁她睡熟後給她取掉。
****************************************************************************
按大魏習俗,不管男孩女孩到了五六歲都要入學。
這是從大周開國女帝時就傳下來的。雖然周朝時期政治糜爛,大多數孩子都在學裡混日子,但這一習慣卻保留下來了。
女帝認為女子的教育同樣重要。孩子幼時多是母親教育,若母親沒有一定的學識,不知禮明理,怎能教育好孩子?
因此鼓勵女子入學,甚至入仕。初始時,很多老學究自然反對,但時間長了,便慢慢視作常態。沿用至今,一百多年傳承下來形成了慣例。
也因此從大周開國女帝開始,社會風氣就相對開放,男女之間也沒太多避忌。對女子也比較寬容,女子和離再婚,寡婦失偶再嫁都是常事,人們屢見不鮮。
弁州府的官員子弟到了年齡也都是要入學的。然沈氏跟獨孤紹棠商量後卻沒讓獨孤維唯入州學。
箇中緣由,一是夫妻雙方都覺得州學學子良莠不齊,課業進度慢,獨孤維唯學什麼都快,在州學純粹瞎耽誤功夫。
其二其實是沈氏怕極了女兒闖禍的功夫。這個天不怕地不怕的小祖宗進了州學,沈氏擔心先生天天上門找她告狀。
因此便決定由沈氏在家給獨孤維唯開蒙。
沈氏是太傅沈希夷嫡長女,自幼由其父親自教導,琴棋書畫、詩書禮儀莫不精通,教個自家幼女自不在話下。
平日獨孤維唯的課程安排的滿滿當當。除了每天必修的拳腳、騎射外,詩書、禮儀、數算、樂藝、女紅都是必修的。
隨著冬天第一場雪的降臨,年節也快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