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
鄭凡攙扶著靖南王起來。
“仗,還沒打完。”靖南王開口道。
“但仗,遲早會打完。”鄭凡提醒道。
“乾國看似不堪一擊,卻必然能耗,楚地這位攝政王,壁虎斷尾,實則有大韜略,西部荒漠,蠻族小王子率軍這幾年東征西討,想要重塑蠻族王庭榮光。
大燕身上,還有三晉之地這塊負擔,國勢看似頂烹,實則隨時都可能傾覆。
今年晉地大雨,燕地乾旱,
大燕,
很難。”
會打仗的將軍,絕不會只盯著打仗,確切地說,當一件事,你做到極致後,其實,就已經出圈了,這就是格局。
“王爺,但在我看來,楚地這一戰,就算是我們現在就開口議和,楚人想要復原,沒個十年,是不可能恢復元氣的。
乾國得等他下一個刺面相公出來,前提還得是不會被文臣們構陷致死;
蠻族王庭東征西討,荒漠很大,部族很多,想要有心東進,也絕不會是近期;
燕晉多天災,只要不打仗,總能熬得下去,山賊亂民起個事兒,無非是宣洩一口怒氣,平定了就是,我還真不信,他們能得野火燎原之勢,他們也配?”
大燕野戰精銳還在,
只要鎮北軍靖南軍在,
百姓再民不聊生,能怎麼反?反了又怎麼樣?華秀中文
這就是現實。
鎮北軍不反,靖南軍不反,姬家腦子不進水自己不反自己;
說句不好聽的,
大燕百姓全都扯旗造反,也真不夠兩支鐵騎犁一遍的。
大燕又不是異族政權,不是蠻族或者野人建立的國家。
秦亡,說是天下苦秦久矣,但陳勝吳廣嗝屁後真正挖下根基的是六國貴族;
漢亡,黃巾起義平定後,真正推翻大漢的是地方割據勢力,明面上的漢朝臣子大漢忠良們;
隋亡,十八路反王鬧騰,最終奪取天下的李淵和楊家本就是親戚。
說是民如水,水能載舟亦能覆舟,但那也只是說說而已。
只要楚乾不全力以赴北伐,只要蠻族不忽然間凝聚起來東進,大燕就算再天災人禍,朝廷自己不亂,想要亡國,那真是太天真了。
再難的坎兒,熬一熬,也就能過去了。
“照你所說,這就天下大安了?”田無鏡問道。
“但這不一定是好事。”
“不是好事?”
“因為王爺您很可能接下來沒仗打了。”
田無鏡沉默了。
沒仗打了,
田無鏡會做什麼?
他,
還能做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