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不可能不急於這個干係到自家現在身家性命的問題。
昭越林指了指腳下,
自己二人先前閒敘之所,其實就是郢都防衛的重大漏洞……且還是之一。
這座觀星樓,平日裡就一直有一支水龍隊駐守,嚴防火災,外人攻城時,一把火一燒,這一面城牆之間直接就能燒出一個大窟窿,再加上大火烘烤,兩邊的城牆也會遭遇極大的損壞。
景明軒抿了抿嘴唇,
道:
“所以,得禦敵於外了?”
在此時,
一隊隊禁軍甲士已經奔赴於城牆,而外圍各個大營之中,兵馬也開始盡出,準備於外列陣。
這是很能給予楚人內心鎮定的畫面,燕軍來得是突然,但至少現在自家計程車卒還敢還能主動去城外列陣。
但在昭越林眼裡,這一幕,卻顯得很是滑稽。
當外敵殺到都城下方時,自己這邊卻只能選擇孤注一擲,這分明是一種悲哀。
不過,
還有另一件事,這件事,比悲哀更為嚴肅和緊迫。
“景兄,眼下所需關切的,不僅僅是這個,而是………”
“而是什麼?”
“而是為何,你我家裡,為何都沒有收到燕軍入寇至此的訊息?這麼多的燕軍,他又不是飛過來的,就算燕軍騎兵可日夜兼程,人歇馬不歇,但沿路為何沒有示警?
莫說京城這裡,
京畿之地其他城池,燕人經過時,為何都不見烽火燃起?
燕人馬蹄再快,
他們能輕易超過看見燕人而逃難的百姓,
卻不可能快得過八百里加急!”
八百里加急,選用最好的戰馬,以犧牲馬匹使用壽命為代價,追求最快的速度將重要軍情傳遞過來。
因為人數少,規模小,往往三騎為一隊。
而燕軍既然是大軍出動,速度再快,也快不過八百里加急傳訊的。
而且,各家在外圍,都有生意,甚至有的,還有分宗,亦或者是在外為官的,都可以遣親信以最快的速度將情況告知京裡。有些家的人,還專門豢養著最擅身形功法的高手,專門用作這種生死訊息間的傳遞。
雖然大貴族們都有自己的封地,但大貴族的核心子弟,其實都在郢都為官,真正的權力圈子,還是在京城。
但,
沒有,
都沒有。
景氏沒收到就罷了,還能說是意外;
昭氏也沒收到?
景氏昭氏沒收到,好,那其他家貴族,都沒收到提前預警的訊息?
昭越林一拳砸在了身後的這一層石碑上,
石碑上是一名楚地先賢的手跡,但在此時,卻顧不得去憐惜破壞不破壞了。
擱在平時,景明軒見到這般暴殄天物,必然會心痛得無法呼吸,甚至會不顧自身手無縛雞之力而上來和昭越林拼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