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不管怎樣,
江河,依舊在繼續流淌;
只要大朝會繼續,那麼先前早就積攢在那裡蓄勢已久的暗流,依舊會衝向那既定的方向。
這已經不是一個派系的領導者所能夠決定的事了,他,也無法阻止。
因為今晚皇帝的狀況,
其實比六爺黨的六爺,於宴會上試圖壓過太子以發動訊號更為讓他們激動。
這裡的激動,不是喜悅,而是……迫切。
總攻,
必須要打了,因為皇帝的身體,已經沒有絲毫遮掩地呈現出其虛弱;
一旦沒有在皇帝駕崩前,將太子扳倒,那麼當皇帝駕崩後,太子,將自然而然地登基。
太子黨,等得起,確切地說,太子黨,其實一直都只是在做一件事,那就是……等。
對於六爺黨而言,
勝敗,
就在明日,
沒有其他餘地了!
……
按理說,
父皇身體出了意外,這些做兒子的,必然會陪侍在身側,在這個時候,無論誰想隔絕中外,都必然是千夫所指。
甭管哪個國度,在應付因帝王身體原因而導致可能會出現的權力真空時,其實都有一套應急機制,以確保不會被別有用心者從中翻覆。
但當魏忠河拿出聖旨,讓皇子們都各自回去歇著準備明日的大朝會時,皇子們,全部選擇了遵從。
一是因為魏忠河是父皇親信,就連皇子們都不敢相信魏忠河會背叛父皇;二則是不管怎樣,明日大朝會父皇是會出來的,如果沒出來,那再議不遲;
三,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大概就是皇子們自己也清楚,自己父皇的身體,其實早就很差了。
可偏偏……
父皇硬挺了這麼久;
狼來了的故事,用在自己爹身上,忽然也變得極為合適。
在沒確信自己父皇真的駕崩之前,你提早地跳了,那真的是自己趕著趟去找拍。
所以,
無論是太子還是六皇子,
都沒有對這道聖旨有任何的疑議,更沒有嚷嚷著要去見父皇,或者喊著我是皇子,憑什麼現在不能去見父皇云云。
久病床前無孝子,
剩下的,
只有現實。
就是在民間,老人即將離世前,女兒,往往會哭泣,因為女兒分不到家產;
兒子們,則面容嚴峻;
乾嚎個幾下,意思意思也就罷了。
畢竟得留著力氣,接下來爭產業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