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
司徒宇在內心驚窒得近乎不能呼吸時,
他近乎本能地看向身側那道珠簾之後,
那後面,坐著的,是他的母后。
十歲那年,
他目睹自己父皇駕崩,目睹山河崩碎,目睹滿朝重臣,都決意歸附燕國以求庇護。
他也是坐在那兒,
坐在那張他父皇曾坐過的龍椅上。
那時候,
他其實很無助,也很不安,但心裡,其實早就有了一種情緒,
憑什麼?
後來,
司徒宇逐漸明白了,其實,不是當時的滿朝文武對燕人有多大的好感,穎都上下之所以這般選擇,一是因為對面是野人,二是因為,對面有叛軍。
因為向望江東岸,你已經無法投降了,在自己父皇駕崩後,不投靠燕人,大家,只能等著城破後被屠戮。
司徒宇忘不了,
十歲時的他坐在那兒,
真的希望有大臣可以站出來,說我們自己守住,我們繼續保護住穎都,保護住大成國,因為這是他先祖建立的基業,是他父皇親自締造出來的國家。
但沒有。
他一度曾瞧不起自己的母后,
因為在當年,母后抱著才十歲的自己,說:兒啊,以後,咱們母子倆就平平安安的把日子過下去就可以了。
他覺得自己的母后,沒有政治遠見,雖然司徒宇自己,也是近年才深切意識到什麼才叫政治,什麼才叫權柄,但他還是覺得,自己的母后,太婦人了。
只是,
眼下,
他忽然明白過來,
在結局已經註定的情況下,
好好地過日子,最好,帶著一抹尊榮,將日子過下去,其實才是真正的明智抉擇。
司徒宇閉上了眼,
年紀輕輕的他,
現在,
感到好累。
很多人都對他講述過自己父皇崛起的故事,從一個不受看重的庶出皇子,最後擠掉自己的兩個哥哥,坐上了那張龍椅。
甚至,孫太傅還曾對自己暗示過,自己祖父的死,裡頭有自己父皇的影子。
對了,
孫太傅,
那個在自己父皇駕崩後,牽著自己的手走過很長一段路的老人,
他可能,
早就看透了,也早就累了,所以才早早地退下了吧。
自己,
終究不是父皇,
自己比父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