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怕他依舊繃著臉,
哪怕他目光依舊嚴峻,
哪怕他意志依舊堅定,
但老田人就站在那兒不動,就這麼看著你,你的氣勢,就已經不可自抑地往下跌,跌,跌………
如果是其他事兒,
如果是其他的爭論,
鄭凡說不得就已經服軟貼上去:哥,我剛吃了豬油蒙了心說的是糊話,您別往心裡去啊!
但,
這件事上,
鄭伯爺清楚,自己不能退。
自己的夢,並不是主要因素,而是來郢都後,從其他軍士那裡聽來的過程。
是的,
鄭凡清楚田無鏡為何一定要進郢都,他要踩碎楚人的驕傲,對一個國家而言,沒什麼是去將那個國家的國都毀掉更大的打擊了。
但田無鏡明明有更好的選擇,更好的辦法。
因為田無鏡雖然個人實力很強,但他並不是那種喜歡逞匹夫之勇的人,雖然有兩次近乎是單槍匹馬就嚇退了敵軍,但那也是敵軍主將忌憚於其身後可能跟著一起來實則卻沒來的靖南軍。
千軍萬馬之中取上將首級,亦或者是和對方主將拉出來單挑,這類把戲,老田沒那個興趣。
但這次進郢都,他卻這般做了。
說句冷血的話,
一座郢都,打下來了。
直接命一個總兵領五千鐵騎殺進城去,焚滅皇城,哪怕那五千鐵騎都葬送於這裡,都是值得的。
五千騎兵,比得過一個靖南王重要?
這話聽起來很不“眾生平等”,但卻是事實。
連姚子詹那老不羞的都敢放言自己若是入燕,燕皇願意用一萬鐵騎來換,
更何況是大燕南侯?
所以,
這是真的看到戰局向自己這邊發展,
看到楚國攝政王準備另起爐灶,
看見這場戰事已經進入尾聲,
甚至看見了更多更多後,田無鏡開始有意地為自己找尋一個“退路”了,此處的退路,即為墳墓。
可能,真的是火鳳不夠給力,亦或者是,老田覺得這處墳地,還不夠滿意。
總之,沒死成。
瞎子曾說過,只有一場真正的血戰,一場曠世大戰,才能配得上那大燕南侯的落幕。
最好是力挽狂瀾的,
最好是戰至一兵一卒的,
夕陽拉個遠景,
腳下屍堆如山,
身上血漿濃厚,
砍至破口的錕鋙刀拄著,
最後,搭上點風,輕輕拂動髮絲。
這畫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