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方,所有持盾牌的親兵一起做起了相同的動作,韻律也開始逐漸統一。
整齊的動作,可以感知到來自同伴的呼應,而在戰場上,唯有身邊的袍澤,才能給予你最大的安全感與勇氣。
楚人的王旗,已經清晰可見,上方的金色火鳳,帶著一種不可一世的猙獰。
“這鳥,真沒咱爹的貔貅好看。”
天天在心底嘀咕完這一句後,
大喝一聲:
“舉!”
隨即,
盾牌壓在地上,身子更進一步地開始後傾,長矛一側掛入盾牌邊角倒鉤位置,進而舉得更高。
天天身後的兩排盾牌手,也都做了一樣的操作。
這樣一來,他們、盾牌、長矛,近乎固定成為一體,直接成為了扛在最前線的真正壁壘,同時這也意味著,他們在面對騎兵衝擊時,連逃跑的可能都沒有,只能人和兵器一起去承受騎兵的衝撞。
錦衣親衛的武器都是經過特殊改良與設計的,且並不適用全軍推廣,因為普通兵源根本無法達到錦衣親衛的素質;
一定程度上來說,錦衣親衛就是這個時代的多功能作戰部隊,也可以稱之為特種部隊。
他們騎射功夫一流,上馬就是最為出色的騎兵,畢竟關鍵時刻,他們需要陪著王爺的王旗一起穿鑿衝陣;
馬下,他們也是訓練有素的步卒,為了保證王爺安危,他們善於以結陣的方式去面對那種頂級高手對王爺的刺殺,而若是面對敵人快速的騎兵衝陣,他們也能迅速結陣以抵擋,爭取足夠的時間。
因為這世上,能對王爺造成傷害的可能,大概也就這兩種,要麼是頂級高手的忽然出現,要麼就是一隊騎兵迅猛突襲,其餘時候,以王爺的勢力,足以將絕大部分的威脅都摒除在外。
伴隨著雙方距離越來越近,
熊廷山已經清晰看見前方晉東軍的陣勢了,一眼瞅過去,就如同堅固的刺蝟一般。
楚國騎兵寶貴,精銳騎兵更為寶貴;
換做其他時候,熊廷山絕對不可能選擇讓自己的嫡系精銳去衝這樣一個“硬疙瘩”,這實在是太虧了。
騎兵面對步兵時,放放風箏,做做策應,來回拉扯出破綻,才是價效比最高的王道。
但奈何熊廷山現在根本就沒時間去做這些,且不說眼前這支晉東軍的後方,第二批兵馬很快就會增援到,兩翼位置,晉東軍應該也已經要登入了,到時候,被包圍的,可能就是自己。
謝玉安那傢伙說得沒錯,他也就只有這出一刀的機會。
他甚至可以篤定,
如果自己戀戰身陷其中,姓謝的小兒甚至連看都不會看一眼,直接下令撤軍收縮,更不會派遣一兵一卒來救援自己,轉頭就會給陛下上書:
熊廷山不聽軍令,好大喜功,倉促出戰,被殺!
可問題就在這裡,明明洞悉前因後果,熊廷山依舊答應了做這一把刀。
無他,
自玉盤城數萬青鸞軍被坑殺起,
燕楚近十年的戰事中,楚國實在是……太憋屈了。
如今再被燕人打到國土上,不砍上一刀,他氣不順!
“大楚的兒郎們都有!”
“在!”
“在!”
“隨本王,衝陣!”
“遵命!”
下一刻,
雙方的距離到達了一個臨界位置,楚騎開始拋射。
“叮叮噹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