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爺啊,王爺啊,咱家不要啊,咱家不要啊!
黃公公跪伏在地上,手裡捧著聖旨封盒。
王府門口,錦衣親衛持刀而立,外圍,更是有一眾百姓在圍觀,將這裡堵得個水洩不通。
瞎子在盛樂城時,就開始收編說書匠人,話劇形式出現的表演方式也早就在晉東風靡,連玉盤城內也開了分館;
因為瞎子深知宣傳高地你不去佔領就會被別人去佔領的精髓;
在這段時間內,
奉新城以及雪海關、鎮南關這兩處也有軍民定居點的區域,茶樓、社戲等舞臺上,宣傳者已經按照瞎子的指示精神,將事情的“原委”給宣揚了出去。
不過,你不能說瞎子又在搞是非,因為瞎子真的只是宣傳出了“真相”。
皇帝選派的欽差,和肅山大營的宜山伯為了爭權鬧了起來;
梁地生亂後,皇帝親自提拔起來的總兵……冉岷;
這裡冉岷還加了人物潤色,比如其當年為了巴結上官,不惜殺了自己的妻子;
而且瞎子還藝術加工且碰巧還真加工對了,就如同“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彷彿司馬公就是那把鋤頭一樣,瞎子給冉岷加了一句:平西王可為,岷,亦可為!
這事兒也真沒冤枉冉岷,而且這人現在生死不知,大機率也戰死了,就算沒死,他這次的罪過是不可能再翻身了的。
畢竟,他不姓姬,其他人,是沒大皇子那般的好命的。
所以,對這種人,就直接痛踩吧,貼反派的標籤!
事情的原委就是,皇帝親自選派的欽差和真正會打仗的宜山伯鬧了矛盾,宜山伯不得不閉門在家,皇帝提拔的總兵是個廢物,竟然自以為能和自家王爺相比,結果貪功冒進,中了埋伏;
忠誠的大將李富勝,為了救援他,為乾楚聯軍所圍困,廝殺多日後,為國捐軀。
接下來朝廷怎麼辦?
必然是請咱偉大的王爺出山啊!
就是這個故事為主題,
茶館、酒樓、戲臺,乃至於紅帳子裡的姐們兒,都在一遍遍地向百姓們宣揚這一“經過”。
保證故事精彩的幾大要素都有了,
傳統意義上的大反派,嗯,如果在燕地,燕人對姬家皇帝的感情是很深厚的,但也可以改變成皇帝是好的,是那幾個宰相或者哪個大臣矇蔽了聖上,但在晉地,晉人對姬家皇帝可沒太多的敬畏和情感。
總之,皇帝就是裡面的幕後大反派,欽差和那位冉總兵就是現實裡的真正倆反派,李富勝李總兵則是用來賺取眼淚和同情以及加深故事悲憤情緒的犧牲者。
矛盾,很凸出,情緒渲染,很強烈;
最主要的是爽點,
那就是晉地百姓聽故事看社戲最喜歡看的,自家王爺關鍵時刻出場打敗一切對手,百姓們每次都期待這個結尾然後發出劇烈的歡呼。
這個故事後頭就是:
你且等著,你且瞧著,
朝廷的那幫廢物,最後還得來求咱們王爺出山!
故而,
當黃公公在進城前,換了宦官衣服,儀仗也打出來進城後,一下子發現百姓們馬上向他這裡聚集了過來,一路聚集到他來到平西王府前面。
若非黃公公不是第一次來奉新城了,可能還會認為這裡的百姓無比渴望感受到天威呢。
當然,
現在黃公公是沒心思去想這些了。
他很委屈,
他很難受,
他想哭,
而且已經哭得涕泗橫流了。
咱家沒做好心理準備啊,咱家壓根就沒想到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