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
鄭伯爺乾脆以遠方朋友的名義,向年堯寫了封信:
親愛的年……
鄭伯爺深吸一口氣,換了一張紙。
見字如晤……
鄭伯爺又換了一張紙。
混賬東西你不是自以為龜殼很硬麼,我已經給你敲碎這麼多了!
嗯,
滿意了。
接下來,鄭伯爺就寫了寫燕國的一些風景名勝加小吃,又探尋了一下楚國那邊的名勝和小吃。
寫完,收工。
“王爺,信寫好了。”
“命人發出去。”
顯然,靖南王沒打算看。
“是,王爺。”
“鄭凡,你過來。”
鄭伯爺走到沙盤邊。
田無鏡張開手,鄭凡的蠻刀出鞘,落入其手中。
刀口指了指沙盤上的蒙山東側,
“若是一切順利,你當從這裡入楚,然後自這裡,入渭河,若是未遭楚軍阻攔,可沿著渭河一路向東,直接坐船到達荊城。
這是天佑大燕,一切順利的情況。”
“額,王爺,從這兒進蒙山,入楚地,我倒是能理解,若是望江那邊破口導致江水改道注入支流,也確實可以做到。
但這條支流,能入渭河?”
雖說楚國境內水系發達,但也不至於那麼發達,最重要的是,光是有河有水可不行,河道還得足夠水師的船通行。
這一次大燕水師載兵而入,為了多載一些兵,是不會在船上託運戰馬的,戰馬其實比人,更佔地方,且長途運輸,又在船上,戰馬嬌貴,運到目的地能下船就作戰的,可能就不到三成,甚至更低,所以極不划算。
按照鄭凡的估計,自己大概能調兩萬兵過去。
自己本部抽一部分,宮望、公孫志部抽一部分,大家湊一湊,兩萬兵還是能湊出來的。
雖然經歷了東山堡和央山寨一戰,自己這邊以及宮望公孫志那邊都損失很大,但這種遠端奔襲惡戰,你帶新兵過去這不是扯淡麼。
好在,靖南王已經答應讓自己去挑選新兵員了。
這一戰,只要能打成,楚國上谷郡將入燕土,鎮南關也將進入自己勢力範圍,到時候楚人精銳盡喪,無力北伐,自己就有充足的時間消化地盤訓練新兵夯實實力了。
田無鏡的刀口,劃在了鄭伯爺先前所指的位置,
道;
“這裡,會有一道運河,直通渭河。”
“楚人這麼貼心?”鄭伯爺感到一些詫異。
“永平元年,范家就以開發蒙山齊山為名義,建議屈氏開鑿一條可通向渭河的運河,屈氏同意了。”
“也就是說,這條河段,在三年前就已經開始修建了?”
“對。”
“是,王爺您吩咐范家………”
“範正文這個人,比你預想到的,更不簡單。另外,年初時因為你搶走了公主,導致楚國和梁國發生了摩擦,范家承擔了向那一側運輸軍需補給之任,所以,那條運河,加速了修建和拓寬,現在應該已經完工了。”
三年前,是剛剛開晉,那時候,司徒家,還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