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書房外,傳來了腳步聲。
鄭伯爺主動走出來,在門口,看見走在眾人前面的燕皇。
燕皇的氣色,比前日,要好很多。
“臣參見陛下,吾皇萬歲。”
“平身吧。”
“謝陛下。”
燕皇后頭,跟著的是趙九郎,趙九郎後面,則是八位大臣,反正鄭伯爺是一個都不認識,但想來應該是各部尚書或者是朝堂大員。
確切地說,應該是這個朝堂真正的中流砥柱。
而在一眾大臣身後,跟著的,則是太子,太子後面,則是姬成玦。
大傢伙在御書房議事也不是頭一次了,不需陛下吩咐,魏忠河就領著一眾小太監送上了椅子和桌案。
桌案很窄,為了配合椅子的高度,所以要高一些,站在鄭伯爺的視角,就覺得這些大臣們像是坐在嬰兒專用座一樣。
很快,
一碗碗素面送了上來,燕皇面前也有一碗。
那個臉上帶著雀斑的年輕公公再度走到鄭伯爺面前,問道:“伯爺,您還要一碗麼?”
“要。”
“好的,伯爺。”
隨即,
鄭伯爺也入座“嬰兒椅”。
素面,就真的只是素面,上面撒著些許蔥花,這麵條也不是用什麼特殊製法做的,家常面。
唯一奢侈一點的,應該是麵湯是雞湯。
可能是怕味兒太重,所以都沒弄澆頭。
在鄭凡記憶中,大概只有當初的鎮北侯,才敢在御花園裡肆無忌憚地烤羊腿。
燕皇動了第一口,其餘大臣也都一起舉筷,一時間,御書房內,全是吃麵的聲響。
大家吃得都不慢,一來都清楚接下來還有事情要談,二來御前進食時本就不可能聊家常。
大家都只吃了一碗,
旁邊伺候的太監見誰吃完了,就馬上送上來一杯茶以及一個銅盆。
茶是漱口的,直接吐進去。
銅盆是拿來洗臉擦手的。
這倒不是為了奢華和講究,因為議事時很可能要動筆墨,有的,甚至還要奉命起草聖旨,手必須要潔淨,另外,洗一把臉,也能讓自己更精神一些。
最後,小桌案撤下,每人面前再奉上一杯新茶。
一切就緒後,
燕皇抽出一份摺子,
道:
“無疆親筆寫的摺子,對朕說,南望城一線,壓力正與日倍增。”
話,其實沒說完,但大家都懂。
摺子裡,提出了問題,那必然也會附帶請求幫助以解決問題。
如何解決?
很簡單,
增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