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求一個子孫的平平安安。”
這話,說真的有感而發。
然而,
落在孫瑛耳中,卻如同是一道道驚雷。
父親,
已經近乎明示自己了!
是啊,
父親是那麼英明,就算致仕了在家修養,但這穎都,難道還有他想知道卻不得而知的事情麼?
父親的意思是,
我做錯了,要為家裡遭來大禍了?
孫良不曉得父親為何還要再提點自己一次,但還是躬身道:
“兒子受教,定然銘記在心。”
隨即,
孫良又道:
“父親,此事會不會牽涉到咱們家?”
“應該,不至於,現在聽下人來報的,所抄所拿的,都是中層官吏,真正的有頭有臉的家門,都未被侵擾。
我孫家門楣還在,在這場風波中,應該無恙。”
就在這時,
孫瑛忽然開口道:“父親,兒子內急。”
孫有道忙道:“去吧,去吧。”
他知道長子的殘疾,導致其憋不住,所以馬上讓長子去如廁。
長子在兩個僕人的攙扶下出去了,
孫有道又發出了一聲嘆息。
緊接著,他像是想到了什麼,馬上問次子,道:
“科舉舞弊,你是否牽涉其中?”
孫良馬上搖頭道:“父親,怎麼可能,兒子若是想提攜什麼人,看中了什麼人,或者想交好什麼人,何必這般大費周章?
再說了,父親一直叮囑兒子手不要亂伸,兒子怎麼可能去摻和這等骯髒之事。
不過,兒子倒是聽說過這些事,心下還覺得惋惜,有些人本有機會從黔首透過科舉入仕的,卻偏偏被那些人頂掉了資格。
科舉之制,兒子也是認同且贊成的,因為兒子覺得,父親當初如果不是和先皇於微末中相識,也就很難有施展抱負的一天。
若是當年我成國也有科舉,很多像父親這樣的飽學之士,就能為百姓造福了。”
孫有道這話聽得很舒服,心裡不由有些寬慰。
自己這個次子雖說在辦事能力上不算出彩,但在為人處事上,的確有淳厚之風,有他掌門,孫家的富貴,應該還能繼續綿延下去。
而另一邊,
被兩個僕人攙扶著出了廳堂的孫瑛沒有去茅房,而是在外面院子裡見到了趕來報信的自己手下。
“大爺,城內現在很亂。”
這是從孫瑛宅邸來報信的親信。
要知道,在孫瑛宅邸裡,可是藏匿著近百義士。
孫瑛想到了自己父親剛剛說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