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儘管不難,燕軍現在,也無力去做了。
“大燕疆土,在三年不到的時間內,多得一個完整的三晉之地,這麼大的一塊地盤,得需要多少兵馬去駐守,多出了這麼多的邊境這麼多的關口,又得多少兵馬去防禦。”
地盤開拓得太快,也是罪過,一如後世品牌開連鎖店,盲目擴張,最終導致底蘊跟不上來,總會虧得一塌糊塗,滿盤皆輸。
“鎮北軍、靖南軍嫡系,必然是戰後補充兵員的優選,這一點,鄭將軍不會否認吧?”
鄭凡點點頭。
無論如何,兩大王牌野戰軍,必然是優先補充兵員的。
“但問題就出在這裡,原本的左路軍,雖然以地方軍頭居多,但一場大戰之後,他們往往會成為被消化的物件。
以無疆的立場說這些話,確實是不合適,但又確實是肺腑之言。”
馬踏門閥之後,地方軍頭是一大不穩定因素,所以才有了燕皇派遣大皇子收攏地方軍頭出征的前事。
這些地方軍頭以及其麾下兵馬,本來,應該是最好的補充兵員,但現在,因為第一次望江之戰的慘敗,補充兵員其實已經算是損失慘重了。
這就會出現一個很尷尬的問題,你的預備役,跟不上了。
連番大戰,將士疲敝,真的不僅僅是疲勞那麼簡單,老卒不斷戰死,新卒不斷頂上,整個盤子,其實是在被不停稀釋著的。
“大殿下,有話請直言。”
鄭凡開口道。
“鄭將軍,您的盛樂軍就算全遷移過來,雪海關這般大,雪原又這般遼闊,您覺得,您的兵馬,夠麼?”
“遠遠不夠。”
“就是了,且雪海關以南百里方圓,因野人劫掠,已然成了無人區,鄭將軍於我大燕軍中,以擅長統御晉軍而聞名,我大燕諸多將領,麾下以晉軍為主的,只有您鄭將軍一個。
但,現如今,鄭將軍該從何處補兵呢?”
補兵,確實是一個難題。
首先,優質的兵員,很難分到你頭上,因為人家自己的真正嫡系還不夠。
雪海關一戰,自己帶出的盛樂軍損失固然不少,但和在正面戰場上衝鋒搏殺的靖南軍鎮北軍比起來,這傷亡比例,真算不上大,所以,優先補充他們,肯定是政治正確。
最可氣的是,短時間內,就算你想抓壯丁,也不好抓,因為你的管轄範圍內,有一大片的無人區,人都沒了,村落都空了,你怎麼抓壯丁?
至於這兩萬多的野人俘虜,他們只能當勞力,是不可能被吸納入軍中的。
你駐守晉地,還用野人軍隊,只會讓你自己和所在的基本盤發生劇烈衝突,而且,你本身就是防備雪原的,要是大肆吸納野人進入自己軍隊裡,這雪海關豈不是分分鐘被透成篩子?
日後,待得自己主軍發展壯大之後,倒是可以組建一支野人僕從軍,攻打乾國或者楚國時,可以噹噹炮灰用。
但這個次序問題,絕對不能顛倒。
“大殿下,有何教我?”
“鄭將軍言重了,無疆的意思是,當初,蠻王將其女許配給無疆時,曾答應過無疆,會許一支嫁妝。”
一支嫁妝?
鄭凡的呼吸,不由自主地加重了起來。
因為他很快就領悟了其中意思,
蠻兵!
蠻兵好啊,鄭將軍發家的本錢,就是蠻兵,且經過瞎子的實驗,發現蠻兵的洗腦效果最好。
且他們本身就是天生的騎兵,好用!
得到他們後,你只需要給他們配備上上好的戰馬和精良的甲冑,再稍加整合一下,就是精銳!
“嫁妝,無疆是要的。”大皇子盯著鄭凡,一字一字道:“但吸納蠻族部落入燕,於我大燕,本就是一件極為棘手的事,因為北封郡,絕對不允許被蠻族滲透。”
一直以來,燕國其實接納過不少蠻族小部落投靠,但北封郡的體量就在那裡,且因為其地理位置的特殊,也將面對和鄭凡先前所遇到的相似問題,那就是我鎮北軍本來就是來防禦蠻人的,我再在這裡弄這麼多蠻人進去,那還怎麼防禦?
所以,在翠柳堡時,鄭凡才能得到許胖胖開後門送的蠻族兵,朝廷要吸納他們,但絕不會放在北封郡那裡,而是投送到帝國的其他區域,以距離的長度,割裂他們和荒漠的聯絡。
鄭凡站起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