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這逆子,這次是真的把自己這個親爹給坑了!
然而,又沒幾日,戶部下轄七大清吏司之一的三石郡清吏司員外郎呈遞摺子,裡面記錄了大皇子東征大軍組建開拔時的戶部出錢糧冊目,冊目中其他各地軍頭都只撥付半餉,而三石鄧家則被撥付了八成餉銀。
這位員外郎本是沒資格遞摺子的,但燕皇在去年開科舉後就下旨,凡進士出身為官者,無論在京或者在外,都可上奏御案。
偏偏這位戶部的員外郎,就是去歲的進士出身。
可以說,這算是碾垮徐廣懷的最後一根稻草。
其實,按照大燕常理,兵馬調派,一般都很難一下子給足全餉,一則地方軍頭需要各自籌措一些,二來,也是想著等東征大軍進入成國後,靠成國去供給。
所以,這才有了東征大軍的左路軍主帥會伸手向當時的盛樂將軍鄭凡伸手要錢糧的一幕。
這是潛規則,
大家都心知肚明。
大燕這幾年不停地在打仗,國庫哪裡有那麼多的富裕去全額支撐?
但問題偏偏就出在於,憑什麼你戶部供給錢糧時,別人是五成,而三石鄧家這一支,卻足足八成?
這個,是可以解釋的,但這個解釋,無法講出來。
因為三石鄧家是四皇子的母族,同時三石鄧家在地方軍頭子中的影響力極高,老家主鄧將軍的面子,還是值錢的,他伸手討要,那身為戶部尚書的徐廣懷就給多批一些下來,也實屬正常。
但也正因此,這個解釋,無法拿來真的去做解釋,你怎麼開口,是想攀咬上皇子麼?
且望江初戰的大敗,損失最為慘重的,就是鄧家家主領銜的左路軍。
哪怕其已經戰死望江,但這敗軍之將的罪責,是不可能放下去的。
所以,這會兒居然翻出舊賬,你身為戶部尚書居然和地方最大的那一支軍頭子“暗通取款”,
你到底想幹什麼!
一樁樁,
一件件,
一步步,
徐廣懷,完了。
因為他已經無法去轉圜,除非燕皇願意為他,強行翻正。
燕皇,是有這個能力的,百年來,當今陛下的權威,當屬第一。
但如果徐廣懷這個被告人被強行翻正,那些彈劾他的官員們,就得被坐實誣告之名。
事實是,
燕皇是不可能去這般選擇的,
因為是個人就都能看清楚,
這邊一個那邊一個這裡一個那裡一個接二連三跳出來去推倒徐廣懷的這些人,基本都是去歲的新科進士出身的官吏。
剛馬踏門閥沒幾年的燕皇,怎麼可能在這個時候,去行株連之事?
科舉,必須得執行且堅持下去,這是燕皇的大略,否則,他馬踏門閥所行之舉,將淪為無用功。
因此,
燕皇下詔,
對徐廣懷革職查辦,著有司會審定罪。
這是已經給定下基調了,會審的結果是徐廣懷有多少罪,而不是徐廣懷是否有罪。
燕京城內的百姓可能還不覺得有什麼,
但朝堂上的官員們則一時間愕然,
這風一開始看似微微弱弱,宛若輕撓癢癢,誰曉得忽然間狂風暴雨一下來,直接將戶部尚書給吹倒了,不,是摔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