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人失去了那個格里木之後,接下來,看他們怎麼攻城吧。
………
果不其然,接下來的三天,風平浪靜。
野人失去了主帥,也失去了懂得攻城戰的將領,無論是軍心士氣還是戰術層面,都被打擊得很厲害。
這三天時間,梁程抽空訓練了一下那些晉人奴隸,且讓老卒傳授了一些經驗,只能說,爭取讓他們快點成為合格一點的炮灰吧。
北面,時不時的會有小股野人騎兵從雪原上過來檢視情況,應該是附近的一些部落發現雪海關關閉了,且插上了燕國的黑龍旗,特意過來打探一下情況,不過,倒是沒出現成建制的野人力量。
終於,
在第四天時,南面的野人軍隊,開始攻城了。
死了格里木,
死了主帥,
失去了攻城“專業”指揮,
這一切的一切,
都無法阻止野人攻打雪海關的決心。
因為他們沒有其他的選擇,這座雪海關,他們必須給打下來。
鄭凡早早地上了城牆,樊力拿著盾牌站在鄭凡右側,阿銘站在鄭凡左側。
城外,野人的軍隊已經在列陣了。
可以看出來,這些日子裡,他們也是打造出了不少攻城器具,以雲梯居多,還有攻城錘,只不過這個攻城錘,看起來有些不倫不類的樣子,算是強行給它們加上了輪子。
野人的數目,倒是不少,從視覺效果上來看,也確實給人以極大的壓力。
但那種可移動的塔樓,稍微高階一點的攻城器具,野人應該是沒弄出來,一是時間緊張,二則是缺少適合的工匠,三則是附近的林子已經被“堅壁清野”了,他們需要砍伐木材就得去更遠的地方,這就極大程度地限制了他們的效率。
雪海關裡頭,五臺砲車已經準備就緒,城牆上的甲士也已經嚴陣以待。
因為雪海關曾被野人洗劫過,所以在這裡,鄭凡並未得到足夠的器械補充,好在鄭將軍對麾下兵馬的打造向來是捨得下血本的,尤其是在出兵前,更有一段時間的等待期,那時盛樂內外的所有作坊都停擺,集中力量去補足盛樂軍的軍械。
再者,攻打奉新城因為奪門成功的原因,器械消耗不僅微乎其微,同時還繳獲頗豐,所以,雪海關這裡,暫時還不缺器械使用。
弓箭,暫時應該是充足的,但按照梁程的推算,如果戰事持續時間較長的話,還是得需要身手敏捷計程車卒在夜裡下去收攏箭矢的。
此外,雪海關雖說是一座關口,但他實際上也是一座城,在野人崛起之前,因為司徒家的勢力早就推到了雪原上了,所以雪海關已經很久沒發生戰事,外加商貿發達,所以這座關卡里原本的建築和人口都不少。
原住民肯定在最早關破時被擄掠走了,但城裡的房屋什麼的,該拆的拆,該卸的卸,凡是有用的,都往前堆。
在這個過程中,還發現了地下的一些地窖和庫房,野人粗心大意,且可能是剛攻破雪海關時,野人還很“淳樸”,沒弄清楚晉人喜歡藏東西到地窖的習慣,所以並未“打掃”乾淨這裡,這讓鄭凡又獲得了不少糧食的補充。
總結下來就是,城內各種物資,不算豐富,但尚且夠用,來吧,先幹起來!
鄭凡默默地取出一根菸,每次出征時,瞎子都會額外給他做好幾盒捲菸帶著。
且也不知道怎麼的,上輩子趕稿時,一天兩包煙完全不夠造的,但是在這個世界醒來且有了煙後,可能一天也就一根,遇到事兒時才會想起來點一根。
這一面城牆,是有一個對外凸出的“口”部分,這樣修建的目的是在敵人攻城時,你可以多出兩個牆面來對敵人進行打擊。
此時,鄭凡就站在這個“口”上的最前端。
抬頭,看了看天色,鄭凡默默地抽著煙。
等一根菸抽完,
野人那邊也有了新的動作,一批批的流民被驅趕上了前方,他們扛著很簡陋的梯子,絕大部分人手裡,都只拿著木頭削尖的矛,極少數人手裡才拿著刀。
他們成批成批地被驅趕向城牆,雪海關南面自是沒有護城河的,梁程也沒浪費力氣在大冬天去挖什麼壕溝,但還是留下了一些尖刺以及鐵蒺藜在地上。
不少晉地流民連鞋子都沒有,光著腳踩上去,那滋味,且在這個缺醫少藥的時代,這麼極端天氣的情況下受了嚴重的外傷,那致死率,是相當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