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麼說我們不當官了?”柳毅出身不高,他能有今天的成就,除了一刀一槍的拼殺,還有就是陽儀和公孫度的幫襯,他真是有點窮怕了。
陽儀:“這個官不當就不當,你以為好當嗎?”
“在不好當,也是官啊!”
“難道你想去徐州?”
“.....”
潘閭可不只是會好說好商量,他更會雷霆手段,陽儀和柳毅之所以那麼堅持,還不是因為公孫度在暗中藏了那麼多兵馬嗎?他們想要幫著公孫度東山再起,做他個春秋大夢吧!
潘閭以剿匪之名,把這些暗中的兵馬都降服了,這就是釜底抽薪。
公孫度不在,底下的人只能讓陽儀和柳毅拿主意。
陽儀和柳毅,也沒想到事情會發展到這一步。
“兄長,無兵就無權啊!”柳毅讀的書是沒有陽儀多,但軍中出身的他,更明白這個道理。
“看來我們要去徐州了?”
“兄長,你昨天可不是這麼說的。”
“此一時彼一時。”陽儀也沒想到,潘閭這麼快就把公孫度連根拔起,一點餘地都沒有留。
如今就算是公孫度回來,也回天乏術了。
還在路上的公孫度,聽聞這個訊息,也是悲苦交加啊!潘閭實在是太欺負人了。
可他現在只能為潘閭賣命,他沒有別的選擇了,在潘閭這裡他好歹也算是個屬下,在別人那裡只會防備他,又怎麼會讓他做事呢?
只要他還能做事,就不怕無權,如果他一點事都不能做,他就真成了籠中鳥了。
公孫度在遼東稱王稱霸這麼多年,這個道理他早就看明白了。
“加緊趕路,去鄴城。”
以前公孫度都是在有意拖慢這個速度,現在不能再拖了。
.................
關靖回到了薊縣,“主公,潘閭答應讓出遼東了。”
“士起,首攻啊!”
“但潘閭有一個條件。”關靖瞭解公孫瓚的性格,所以他先報喜再報憂。
公孫瓚:“我就知道潘閭沒那麼好說話,他要什麼?”
“他要與我們共治遼東。”
“你說什麼?共治,虧他想的出來。”
“屬下已經代主公答應他了。”
要不是念及關靖以前的功勞,公孫瓚早就讓人把他拉出去了,“關靖,你好大的膽子啊!是覺得我的刀不利嗎?”
“主公息怒,請聽屬下慢慢道來,這件事對我們百利而無一害,潘閭想要共治遼東,無非是方便他到胡人那裡搶奪戰馬,而遼東那個地方,對我們來說也是太荒涼了。
屬下,此次前往遼東,對當地的民情有了一定了解,說是不毛之地都不為過,與其我們好心思去治理,還不如與潘閭共治,如果有什麼好事我們拿,如果有什麼壞事,就全都推給潘閭。”
如果真的如關靖所說,遼東這個地方,就是食之無味棄之可惜。
公孫瓚:“我可以答應潘閭共治,但不許他聲張。”
“這個簡單,潘閭他肯定不會拒絕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