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是想要共治?”
共治一說,從春秋戰國之時就有了,當時各個國家之間犬牙交錯,如果是兩個相互敵對的國家,自然是相互征伐了。
如果是兩個相互交好的國家,就採用共治,共治絕對是互利互惠的。
“這是兩全其美之法。”
“我方可以不在遼東駐軍,但大人也不能在此地駐軍。”關靖還真敢開這個口啊!他想什麼美事呢?
潘閭:“我要的是戰馬,你以為我要在遼東養馬嗎?我是要從胡人的手裡搶馬,沒有兵我拿什麼去搶?”
“大人想從胡人的手裡搶奪戰馬,這一點我方絕不干涉,每至夏天正是戰馬增膘之時,那個時候搶來戰馬才是最好的。
大人,大可以在那個時候從遼東過境,其他時候就無須駐軍了。”
“如果遼東不駐軍,胡人來犯又當如何?”
“大人放心,那個時候我主自有對策,就不用大人掛心了。”關靖到是想好了對策。
潘閭可不相信公孫瓚,有些事必須要掌握在自己的手中,“駐軍三千,這個沒得商量。”
關靖心中暗喜,他本來就沒有指望潘閭不會駐軍,三千兵馬比他預想的還要少。
三千兵馬夠幹什麼?對於整個幽州大軍而言,什麼都不是。
“既然這樣,士起就只能答應大人了。”
潘閭:“你到是會做人。”
“大人,謬讚了。”
關靖滿意的離開了,他滿意了潘閭也滿意了,只要公孫瓚的兵馬不來找麻煩,遼東郡就是他的。
駐軍三千是不多,可加上公孫度原有的兵馬就多了。
公孫度現在去了冀州,他手下的兵馬,潘閭想怎麼拉攏就怎麼拉攏。
陽儀和柳毅,是公孫度手下的兩大重臣,一文一武,只要把他們兩個降服,公孫度就徹底被架空了。
潘閭可是給足了這二人面子,親自接見。
“我等,拜見大人。”
柳毅認陽儀為兄,所以陽儀走在前面,陽儀早年間是一個儒生,所以行進之間頗有禮數,不像是柳毅走起路虎虎生風。
“你們兩個都是一方大才,一直蹉跎在這遼東郡,不覺得可惜嗎?”
“我等有自知之明,是大人太高看我們了。”潘閭原以為柳毅不好對付,現在看來真正不好對付的陽儀。
潘閭:“是不是高看,試試就知道了,來年開春我會把你們調到徐州琅邪?”
“故土難離,請大人收回成命。”
“這是陽儀你的意思,柳毅你也是這麼想的嗎?大丈夫志在四方。”
柳毅的臉上,有些許猶豫,但還是跟陽儀站在一起,“我還不想離開遼東。”
“人各有志,我就不強求了,但我有件事要提醒你們,我與公孫瓚共治遼東,你們這些原來的遼東官員,都會被撤換。
從官身變成了白身,你們一時間肯定不會適應,如果想重新出仕,大可以來找我。”
“謝大人。”
..........
陽儀和柳毅,從潘閭這裡離開。
在裡面沒怎麼說話的柳毅開口了,“兄長,你說潘閭所說的是真是假?”
“以潘閭的身份,他說的話自然不會有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