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政府並非拿不出更多的資金。雖然財政部現有的資金數量並不多,但憑藉著神廟寶藏的黃金,西班牙政府多印刷幾億比塞塔的資金是完全沒有問題的。
但也要懂得貪多嚼不爛的道理。西班牙確實能從外國購買到更多的工廠和企業,但能否順利的消化這些工廠和企業還是一個未知數。
更何況,如果肆無忌憚的購買這些列強國家破產的企業,難免會吸引到列強國家的關注。
本來西班牙在經濟危機中沒有遭受過多的影響就已經容易遭人惦記,要是還在經濟危機中落井下石的話,恐怕接下來的外交局勢就不是那麼美妙了。
雖3億比塞塔的資金也不是太多,但能確保西班牙購買足夠數量的企業和工廠,填補西班牙在工業方面的底蘊差距。
憑藉著這些工廠和企業,西班牙的工業發展也能迎來更快速度的增長。再加上經濟危機對其他國家的影響,西班牙和歐洲列強國家之間的差距會進一步縮小。
再有就是西班牙的發展還是得穩踏實地一步一步來,不能過多重視紙面上的資料。
就比如100萬噸的鋼產量和300萬噸的鐵產量,對現在的西班牙來說是完全沒有必要的。
在普里莫首相的命令之下,工業大臣魯伊斯還是將工業部門的計劃做了修改。
最新的工業部門計劃為,一年內將西班牙的鋼鐵產量分別提高到10萬噸和20萬噸。五年內將西班牙的鋼鐵產量分別提高到50萬噸和100萬噸。
只要能夠達成這一目標,西班牙就能躋身為工業強國的行列。每年生產的鋼鐵不僅能夠滿足西班牙國內的需求,甚至還能向鄰國葡萄牙以及其他工業入股出口。
幾天之後,普里莫首相再次稽核了工業部門提交的收購清單,並且將其中的軍工廠類企業全部抹除。
原因也很簡單。王室的收購計劃中是有軍工廠的,政府自然也就沒有必要多此一舉了。
西班牙政府可動用的資金實在有限,沒有必要重複購買王室已經買過的企業。
其實購買那些破產的企業只是計劃之一,和購買破產企業一同執行的計劃,還有在各國挖掘人才的行動。
很明顯,光有這些企業是不行的。西班牙必須要彌補在技術人才方面和其他國家的差距,才能更進一步的發展西班牙國內的各行各業。 眼下經濟危機就是一個好機會。經濟危機失業的可不止普通工人,同樣還有那些具備一定技術能力的熟練工、技術工人以及高階工程師。
當然,相較於熟練工人和技術工人來說,高階工程師的現狀明顯是要好一些的。
除了那些所在企業已經破產的工程師之外,大多數工程師還是能夠勉強度日的,至少維持溫飽生活是不成問題的。
畢竟這個時代的高階工程師已經是一個企業的中高層,收入水平更是已經邁入了高層水平。
也正因為如此,對於各國人才的挖掘是有著詳細的劃分的。
雖然大國家的高階人才明顯更多,但這些高階人才的環境也會更好,他們所在的企業很難面臨破產的危機,就算有破產危機,也大機率會被政府挽救。
而那些小國家的高階人才雖然不多,但他們所在的企業也會比較小。小企業自然無法抵禦經濟危機的影響,小國家的能力也有限,不可能挽救每一個企業。
西班牙對於挖掘人才的計劃就是簡短的一句話,那就是優先在荷蘭、比利時、葡萄牙等小國家蒐集相關方面的技術型人才和高階工程師。
如果在歐洲這些小國家無法湊齊西班牙所有的人才需求的話,那麼再將目光放到英,法,德等歐洲列強國家,進一步補齊人才的空缺。
這麼做的好處是不太會引起那些列強國家的注意。就算小國家發現了西班牙瘋狂買買買和挖挖挖的行為,他們最多也只是譴責譴責,自然是沒有能力付出實際行動的。
相較於西班牙的發展來說,被這些小國家譴責也就譴責了。西班牙雖然和列強國家之間有著一定的差距,但和這些小國家相比,仍然是一個實力強大的巨無霸。
這麼做還會有一個問題,那就是挖掘的這些人才說著各個國家不同的語言,甚至需要配備翻譯才能和西班牙本土的企業以及專家們進行溝通和交流。
但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西班牙的衰弱已經持續了很長時間,西班牙語在歐洲自然也沒有得到太熱烈的歡迎。
前期只能給這些技術人才和高階工程師配備翻譯,確保他們的工作和正常交流不會出現問題。
後期就只能給他們專門開辦語言學習班,幫助他們更快的掌握西班牙語了。畢竟這些挖掘來的人才將來都是要為西班牙服務的,他們如果不學習西班牙語的話,難道還能讓西班牙人學習他們的語言嗎?
在這一點上,反而還體現出了葡萄牙的重要性。葡萄牙語和西班牙語是非常相似的,甚至可以理解為一種語言的兩種演化。
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之間的交流是互相能夠聽得懂的,相比較來說葡萄牙人更能聽懂西班牙語,西班牙人需要細緻的聽才能聽懂葡萄牙語。
這也造就了一個事實,那就是葡萄牙人在西班牙能夠輕而易舉的生活。因為在語言方面幾乎沒有任何障礙,這也是葡萄牙和西班牙作為伊比利亞雙牙的特殊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