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南工大,數學學院院長辦公室裡,鄭師兄筆直的坐在院長的面前,戰戰兢兢。
“我聽說你和他很熟?”
鄭師兄自然知道這個“他”是誰,組織了一下語言,說道:“院長,其實我和他的室友是老鄉,這才認識的他,後來他愛好上了數學,我還輔導了他高數,上個月他找我來求教解析數論,我才發現他竟然自學到了如此程度,哈哈,真是不可思議……”
“他來求教你數論?”院長有些疑惑,難倒眼前這個名不見經傳的年輕人,也是個扮豬吃虎的人物?
我皖工大這是要出人了麼?
恩,看你髮際線就知道不簡單。
“你叫鄭輝,是吧!”
“是,院長,學生鄭輝,研二,在高教授門下讀金融數學……”
“好,我這裡有套試卷,你考的讓我滿意了,學校重點培養你,今後讀博我親自給你寫推薦信……”
說完,院長開啟了抽屜,拿出了一張手寫的試卷,放在了鄭輝的面前,說道:“題目有點難,你能做多少是多少,查資料百度都可以,不過應該沒有答案的,哦,對了,他還在圖書館吧?”
鄭輝一臉懵逼,拿著試卷,感覺沉甸甸的,喉嚨也堵得慌。
院長,我能不做麼?
“院……院長,我會認真做的……乙小川,他最近一直在圖書館,昨天都沒回去……”
院長笑了笑,感慨說道:“這是將圖書館當家了啊!很久沒遇到過這種學痴了,在我上大學的時候,我們系也有個將圖書館當家的,現在都已經評上院士了……你在這裡做試卷,我去看看!”
看著院長離開並將門關上,鄭師兄對著面前的試卷沉默了三分鐘,然後拿出手機:“我嘞個去,真的百度不到啊!”
……
院長頂著烈日走到圖書館的時候,乙小川正在爆肝推數學經驗值,越到後面,每1%的推進都格外的艱難,數學LV2已經遙遙在望,但卻似乎又遙遙無期。
至於再證明一個數學猜想,大幅度的暴漲經驗值,這似乎是個途徑。
“周氏猜想”之後,孿生素數的問題是個很好的選擇,再然後就到哥德巴赫猜想的“1+1”問題了。
我們都知道,素數是隻含有兩個因子的自然數,而孿生素數,是指差值為2的素數對,即p和p+2同為素數對。例如3和5、5和7、11和13、17和19等。隨著數的變大,可以觀察到的孿生素數對越來越少。
100以內有8個孿生素數對,而501到600這個區間,只有2對。
隨著素數的增大,下一個素數離上一個素數越來越遠,但是與哥德巴赫猜想同樣著名和重要的一個猜想斷言,存在無窮多對素數,它們只相差2。
比如,這兩個素數:
2003663613x21950001和2003663613x2195000+1。
存在無窮多個差值為2的素數,這就是著名的孿生素數猜想。
1966年,我國數學家陳景潤利用篩法取得了很大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