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軍來了!高陽王果然言而有信!”
朱高煦趴在城頭,聽到附近有人激動地大喊。他用手掌擋住頭頂上刺眼的陽光,瞪圓眼睛觀望城外,吳高的遼東軍正在撤退!工事後面,鏟子、钁頭、帳篷等東西丟得到處都是。
那江陰侯吳高也是逗,千里迢迢跑到河北來,帶著成千上萬的人、每天“嘿喲嘿喲”地幹工地;幹了好幾天,一炮一箭都沒放,接著便丟下辛苦修建的工事,直接帶人跑了。
不過,如果燕王的援軍沒來呢?
幸好燕王真的來了,先是一股騎兵越過城外的工事,向北追擊。接著西邊旌旗如雲,人馬如潮,黑壓壓的一片出現在地平線上。燕王不僅來了,帶領的還是燕軍主力!
朱高煦手裡也有一千騎兵,但他並沒有下令追擊吳高軍。追上去殺幾個人頭的功勞,他一點興趣都沒有,反正殺的終究都算自己人。
沒多久,鐵騎環繞、旌旗如雲之中,身披重甲的燕王騎在馬上,大搖大擺地走到永平城下了。
城門早已洞開,朱高煦從城牆上走下來,來到城門口。他在路邊抱拳執禮,等燕王過來,便拜道:“兒臣恭迎父王!”
他這時才看到,三弟高燧居然在後邊跟著!高燧穿著一身甲冑,但除了看沒有什麼用,朱高煦是知道這個三弟的,弓馬騎射方面非常水,年齡也小一些,恐怕連個小卒都打不過。
朱高煦又招呼了一聲:“三弟,你也來了!”高燧道:“二哥別來無恙,我求父王帶出來,也想跟哥哥們一樣輔佐父王。”
“好,好!”燕王臉上帶著微笑,完全不像是正在被五十萬大軍硬懟老巢的樣子。
不過很快他就說出了原因,“高煦幹得不錯,你十七叔被下詔削兵權了!”
……
京師皇城,洪武門裡面有一條霸氣的大街,名叫千步廊。兵部衙門就在千步廊東側。
宏偉壯麗的建築群,乾淨平整的地面,這裡往來的人都彬彬有禮。能在如此地方辦公,本身就是一種享受。兵部尚書齊泰的辦公環境不僅優越,還能享受這裡絕大部分人的恭維和尊敬。
透過明淨的木窗,秋日的陽光灑滿書房,滿屋子都是墨香味兒。齊尚書停下手裡揮灑的筆毫,提了起來,頓在半空久久沒動。他伸手捻了一下鬍鬚,眉頭緊皺……有件事總覺得不對勁,這兩天偶爾會突然想到,但一時不知道哪裡出了問題!
齊尚書籲出一口氣,把毛筆徑直擱在硯臺上,轉頭喚了一聲。
一個束髮戴著網巾的文士走了進來,躬身侍立。
齊尚書道:“你去走一趟,把李泰李將軍請到我的書房來。”
“小的即刻去辦。”
齊尚書說完,繼續提起筆,一邊忙著公事,一邊等待著。
過了許久,剛才那文士走到了門口,說道:“部堂,李將軍到。”
“好,請李將軍進來,再去沏壺茶。”齊尚書道。
那將軍李泰沒有穿甲冑了,穿著武官的袍服。二人見面,便先寒暄了一陣,齊尚書很快切入正題道:“李將軍追隨遼王從大寧回京,有些日子了,你們二人我都是見過的……”
李泰點頭哈腰道:“是,是,齊部堂想見誰都可以,便是親王也得給您幾分面子呀。”
“不說這個。我方才正在寫東西,忽然想起上次面聖,有幾個大臣在場、有遼王在場,但李將軍並不在召見之列。”齊尚書正色道。
李泰道:“末將品級太低了……再說北邊發生的事,遼王都知道的。”
“嗯……”齊尚書點頭道,“今天再次叨擾李將軍,還望李將軍別嫌麻煩,將大寧和廣寧發生的事,再說一遍,可好?”
“不敢不敢,談不上叨擾。只要齊部堂愛聽,末將便是再說十遍也沒事的。”李泰道,他仰起頭眼珠子轉了一圈,一邊回憶一邊道,“那天末將被寧王的人騙出城……”
於是李泰便將自己的經歷和見聞一五一十地說了一遍。
齊尚書中途沒插嘴,時不時點頭,或是做一些瑣碎的動作,一副傾聽的樣子。
“末將說完了。”李泰說了一大通話,長吁一口氣。
不料齊尚書卻道:“喝茶喝茶,潤潤嗓子,李將軍能再說一遍麼?”
“啊?好,好的。”李泰忙點頭道,“那天末將被寧王的人騙出城……”
“等等!”齊尚書抬起手臂道,“李將軍的身份是大寧城武將,寧王的人為何不是‘叫’你出城,而是騙你出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