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模糊的,沒有任何標示性的地區。
具體情節也變了。
好在主線沒有變。
新的故事發生在一個資本掌握所有資料的國度,主旨是資本對人,對社會的異化。
劇本過了,李傑的下一部就是拉投資。
沒辦法。
既然是未來世界,特效鏡頭就少不了,他毛估估算了一下,全片有著近2000個特效鏡頭。
省著拍,投資也得破億。
那麼多錢,他不可能一個人全掏。
然而。
這部片子的融資卻非常不順利。
大多數投資人看到這樣的題材,全部直搖頭。
科幻片?
還是那種偏文藝性質的科幻片?
沒有腎上腺素激增的打鬥?
沒有恢弘的畫面衝擊?
怎麼看都不像能賺錢的樣子。
即使《枯萎的愛》全國票房超過3000萬,位居年內票房前15名,國產片前五。
那也沒用。
當然。
也不是完全沒有人投。
“吳導,我這個人,沒有其他的樂趣,就是想捧一捧小蜜。”
某家洗腳店,一位煤老闆拍了拍劇本。
“這個故事寫得很好,拍戲的事,我不插手,專業的事,交給專業的人。”
“我只有一個小小的要求,給莉莉安排一個角色,不用戲份太重,女二號就行。”
“沒問題。”
相比於那些亂七八糟的投資人,李傑還是比較偏好煤老闆。
想當年,他的起家之作,那也是煤老闆投資的。
人家也沒有別的目的。
錢多的花不完,只是想泡泡妞,有什麼錯?
再說了。
人家口中的那個女演員也是科班出身,雖然不是三大院校,但好歹學過表演。
不是那種只會瞪眼、嘟嘴的貴物。
女二號,忍忍就行了。
畢竟。
人家真金白銀的投了2000萬。
有了這2000萬,再加上李傑個人投資的2000萬,以及博納、中影的1000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