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自成並沒有撤軍,而是監視著張獻忠部沿著湖廣與江西之間的太平山、幕阜山南下,雖然沒有與張獻忠會面,卻送給了張獻忠五萬石糧食。
獨立營楊承恩部、李汝桂部正在攻打黃州府及所屬州縣,由於黃州城內文武幾乎逃跑一空,只剩下副使樊維城、衛指揮郭以重,楊承恩幾乎白得一座空城。
牛金星趕去黃州,立樊維城為黃州知府,諸生易道暹為黃州法院院長,郭以重為監查院院長,讓黃州知府衙門迅速運轉起來,在當地執行天命都督府的《土地律》。
黃州府屬下的蘄水、羅田、麻城、黃坡、黃安五縣,也是望風而降。
隨後,高立功、李績分別傳訊:承天營拿下嶽州府東部,嶽州知府週二南留任,以李乾德為法院院長、平野為監察院長,撤銷巴陵縣,以莆田林為臨湘知縣、歐陽顯宇為華容知縣、賴師良為平江知縣;
第四營拿下長沙,知府堵胤錫留任,推官蔡道憲轉為法院院長,照磨莫可及為監察院長;湘陰知縣楊開、醴陵知縣賴萬耀等分別留任;
在長沙府城中,第四營還擒獲了新任湖廣巡撫王聚奎、承天巡撫王揚基、湖廣巡按劉熙祚,總兵官尹先民、何一德等。
長沙城內,有一個吉王府,已經傳了九世,宗室弟子眾多,李績逮捕了吉王朱慈?、王弟朱慈煃等宗室弟子一十八人,收繳糧食三十萬石、白銀等四十八萬兩。
李自成看著這兩份訊息,笑得合不攏嘴,他不是為了吉王府的是錢糧高興,而是為了各府縣的官員。
官員大量留任,說明他們開始接受了天命軍,大明朝廷數百年建立的正統地位,逐步在官員士紳的心目中被瓦解。
這一切的起因,都是因為天命軍的強大實力!
四月中旬,第四營在長沙擒獲的新任湖廣巡撫王聚奎、承天巡撫王揚基、湖廣巡按劉熙祚,總兵官尹先民、何一德等人,被押赴至李自成駐紮的蘄州,而吉王等宗室子弟,全被在長沙當眾斬首。
李自成考慮到湖廣省府缺少監察院長,便著劉熙祚去武昌出任監察院長一職,而王聚奎、王揚基、尹先民、何一德等文武官員,暫時留在身邊充任幕僚,並沒有授予新的職務。
隨即水軍傳回訊息,已經順利拿下嶽州西部的灃州及所屬的安鄉、石門、慈利三縣,至此整個嶽州府全部納入天命軍的屬地。
第一營劉雲水部也是傳訊,拿下了洞庭湖以西的常德府及所屬的桃源、龍陽、沅江三縣,以教授蔣道亨為常德知府。
常德府的榮王朱慈照雖然不如長沙城內的吉王富庶,但也搜出了數萬石糧食和十二萬兩銀子,絕非普通的世家大戶可比。
常德府有一股土寇,首領叫甘明揚,懾於天命軍的強大威脅,主動歸順了天命軍,甘明揚被任命為常德法院院長,屬下的流寇或補充入天命軍,或解散歸田。
除了水軍暫時退回荊州地界,第一營、第四營、獨立營都是繼續向南攻打辰州、寶慶、衡州、永州等府,因湖廣主要官員被擒殺,地方上有沒有多少兵力,府縣都是望風而降,大軍推進很快。
但是攻打鄖陽府的獨立營李信部,卻是傳來進兵受阻的訊息。
鄖陽府所轄的保康、房縣、竹山、竹溪、上津、鄖西均已攻破,知縣萬惟壇等已經建立了天命軍領導下的官府,百姓開始分發土地,過上了新的生活,但鄖陽府卻是久攻不下。
天命軍第二營李過部的騎兵、獨立營李信部、擎天營第二團張令部已經將鄖陽重重圍住,但巡撫都御史王永祚、知府徐起元和總兵王光恩頑強堅守在城內。
李信只是將戰場的訊息及時傳達過來,並沒有求援的意思。
李自成並不十分在意,在大勢面前,豈是一座孤城所能阻擋的?無非是時間的長短而已!到了大軍壓境的程度,主要取決於雙方的勢力,以及後勤的補給,軍官的作用已經十分有限,最多是利用個人的威望聚合士兵、少犯錯誤而已。
李信已經是一名優秀的指揮官了,李自成並不擔心。
但城中的守將王光恩,還有巡撫都御史王永祚、知府徐起元卻是引起他的興趣,在絕對的實力面前,還能堅持信念,這樣的人物,值得尊敬!
李自成給李信傳訊,告知城內的文武,現在湖廣乃至全國的形勢,儘量勸降,另外,如果可能,儘量保住王永祚、徐起元、王光恩等城內文武的性命。
黃州府的戰事早已結束,五萬天命軍還是駐紮在黃州,並沒有回到武昌,李自成也不知是什麼原因,他只是有一種感覺,雖然張獻忠已經南下,但黃州還會有戰事發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