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九月底,盧象升終於趕到京師,聽說朝廷與韃子議和的傳言,立即求見兵部尚書楊嗣昌,詢問事情的真實性,楊嗣昌默然不語,藉口軍情緊急,立即帶著他求見朱由檢。
朱由檢聽說盧象升趕到京師,不禁大喜,心中懸著的石頭,總算放下了一半,為了顯示對盧象升的重視,他離開乾清宮,在武英殿召見了楊嗣昌與盧象升。
“臣叩見皇上!”楊嗣昌、盧象升雙雙叩拜於地。
朱由檢沒有說話,而是打量著盧象升的後背,盧象升並非虎背熊腰,但身材勻稱,穿上鎧甲,即便跪在地上,也有一份英武之氣!
“免禮平身!”
“謝皇上!”
朱由檢看著渾身散發出英武之氣的盧象升,心中更加歡喜,“盧愛卿,韃子分兵,破關而入,你有什麼看法?”
盧象升想到朝廷與韃子議和的傳言,不知道皇上同意否,他雙手一抱拳,低頭道:“臣主戰!”
朱由檢心中一驚,不覺變了臉色,良久方道:“盧愛卿聽到什麼傳言了……這都是以前的事了,廷議之後,朝廷再無此打算!”
楊嗣昌忽地從懷中抽出兩份塘報,看了盧象升一眼,方道:“皇上,遼東訊息,皇太極攻佔義州,並以義州為基地,猛攻錦州……四川的李自成、湖廣的羅汝才,都是不肯接受招撫……”
朱由檢擺擺手,他暫時顧不上流寇和遼東了,“盧愛卿,韃子進逼京師,你有何退敵之策?”
盧象升睨了楊嗣昌一樣,道:“回稟皇上,韃子雖是騎兵,但我軍與韃子交戰日久,已經積累了對付騎兵府法子,步兵只要結陣,刀盾兵在外,長槍兵在中,弓箭兵於後,即可立於不敗之地……”
“奧?”朱由檢大喜,議和之心頓減,“盧愛卿說說,如何立於不敗之地?”
“韃子如果發動攻擊,以弓箭射擊,輔之以火炮,便可對韃子進行遠端打擊,而我們的刀盾兵,可以抵禦韃子的弓箭,論遠端打擊,我們處於優勢;一旦韃子靠近,刀盾兵結陣,可以抵禦韃子的第一波攻擊,而長槍兵利用長兵器的優勢,可以戳傷韃子的戰馬,近戰,我們同樣不會處於劣勢……”
朱由檢不住點頭,雖然沒有上過戰場,但基本的戰鬥模式,他還是懂的。
“皇上,”盧象升見朱由檢贊同自己的用兵之法,遂道:“大同、山西、宣府之兵,守北疆久矣,深通與騎兵作戰之法,臣請求調三鎮兵馬入京勤王!”
“三鎮兵馬,已經接近京師,大同總兵王樸、山西總兵虎大威、宣府總兵楊國柱,都受愛卿節制,”朱由檢一向喜歡盧象升,便道:“朕授愛卿尚方寶劍,領兵部尚書銜,總督天下援兵!”
盧象升大喜,忙叩拜於地,“臣多謝皇上!”
楊嗣昌雙目內斂,什麼也不看,卻是道:“皇上,盧大人總督天下援兵,當以何人為監軍?”
“起潛,”朱由檢毫不猶豫道:“起潛一向忠貞,又長期於宣大一帶監軍,對韃子知根知底,定能幫助盧愛卿一把!”
“臣謝過皇上!”
“國庫雖然匱乏,但盧愛卿總督援軍……”朱由檢滿目含笑,道:“朕從內帑拿出一萬兩犒軍,盧愛卿,朕的內帑也沒有多少銀子呀?”
“臣謝主隆恩!”盧象升暗喜,皇上如此心意,顯然是主戰,那坊間傳言皇上同意議和的事,顯然是誤傳了。
楊嗣昌、盧象升告別朱由檢,離開武英殿,剛剛出了宮門,楊嗣昌忽地立住腳,“盧大人……”
盧象升一拱手,“楊大人有什麼話需要交代在下嗎?”
楊嗣昌遲疑片刻,終是道:“盧大人可知,皇上為何用高起潛監軍?”
“難道是因為高起潛曾經參與議和?”盧象升愕然,沉思片刻,道:“不會吧?皇上既然拿出內帑的銀子犒軍,難道主戰的決心尚不堅定?”
楊嗣昌沉著臉,搖了搖頭,微微嘆息一聲,竟撇下盧象升,獨自回了兵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