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青山平靜地否決了許多仙途長輩信奉的天命使命之說。
那弟子霎時間有些迷茫不解,但彷彿若有所得。
傅風雪講學的節奏再頓,天光峰主俯身請示,雪主擺手,示意不要動作,聽他繼續說。
“以我之見,許多人尋自己此生之意義和使命,這是南轅北轍。人生而無既定之意義,這恰巧是意義所在。試問,若你生之意義便是修仙途,問長生,那麼是否等於說,你能走到哪一步,問到哪一層,冥冥之中已有定數?”
“修仙自是逆天而行,又怎懼定數?”
“既是逆天而行,又何必去尋些天命,天選的說法,弄些使命,宿命之類的詞為自己開脫?識心,先要認清自己的微末,然不止於微末。”
“認清自己,成為自己,超越自己。逆天而行未免妄尊自大了些,修行之途,先是識心,再是逆己。先與己為敵,若連此都不成,又何以問天?”
這位雪山弟子恍然大悟,口中喃喃道,“識心逆己,逆己識心……”
祝紅雪的總結雖精要,但對於層次不夠的人來說實在太難懂,把傅雪主的四十個字化作兩字。學子本就覺得雪主的言辭精要難懂,如此化作兩個字,就是打死他們也沒法從這兩個字裡摳出什麼感悟來。
而祝青山則將雪主的四十字講學化作四字兩部分,以問句始,使得這位雪山弟子的思路自自己為什麼要修行開始,一路想到這兩層。
所謂斷愛慾,不復用之,斬塵緣,斷因果,皆在逆己二字當中。
這是祝青山在桃谷贏得六人尊重的看家本領,因而即便他有境界無修為,眾人也始終覺得他終有一日會追上來,而且這一天不會太遠。
為這位弟子解句,祝青山刻意說得淺顯了一些,但還顯不大夠。好在這位弟子也是主峰的高才,雖沒有頓悟,倒也理解了七八分。
真正能聽出厲害的在石頭上坐著。
傅風雪的講學停了,方才其中的一個句子正講到一半,驀地停住,左手扶著額頭,右手握拳在巨石上輕輕地敲擊著。
眾生本聽得入神,後面幾人交談的聲音也極小,場中只有雪主的講學聲。
此刻傅雪主的聲音突然停了,偌大的廣場頓時變得鴉雀無聲。
“這是什麼情況?”
大雪山的眾生不明所以,天光峰主則是在雪主身後坐下,看向祝青山兩人那邊的眼神都溫和了很多。
雖說雪主講學時竊竊私語,顯得失禮,但兩人對雪主講學的理解雖然風格截然不同,卻都顯示出了極高的悟性。
難道這個侍讀小子真的在身體根骨這麼差的情況下有這等難得的悟性?甚至論道的能力也如此之高?
天光峰主暗暗想著,大比的時候除了武試,自也有論道的辯論之戰,說不定這小子能和暨下學宮的那幫書呆子罵上一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