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多久,一份奏報,便穩穩地送到了張安世的桉頭上。
張安世見之,大喜,立即對身邊的人道:“陸謙這個人不錯,我沒有看錯他,他是一個能幹大事的人。”
“來……”張安世繼續道:“給他回一封書信……”
書左忙是攤開了筆墨,提筆等候。
張安世醞釀了片刻,慢慢踱步,而後道:“陸謙吾弟……”
書左錯愕的抬頭看了一眼張安世,彷彿以為自己聽錯了。
可見張安世還沉浸在思索的情緒之中,不敢多問,卻忙繼續提筆下書。
張安世道:“奏報已閱,水寨能有此佳績,兄甚慰,海魚捕撈,既為新興事業,又與兄之大計息息相關,吾弟切不可驕傲自滿,兄在棲霞,靜聞吾弟佳音,百萬石之數若足,弟居功至偉也。”
張安世說著,又絮叨了幾句。
書左寫完了,略有幾分尷尬:“殿下,是不是太過火了。”
“哪裡過火?”
“陸將軍敬殿下如師長,可殿下……”
張安世搖頭,道:“你這就不懂了,現在我只要魚,有多少要多少,誰能給我這些魚,對我大明而言,就是再生之父母,這樣居功至偉之人,莫說是稱他為弟,便是我稱他為兄也不算什麼。”
書左嚇了一跳,再不敢多言了,他怕張安世當真發了瘋,要自己修改了書信,真去稱呼這陸謙為兄。
張安世此時心裡徹底的踏實了。
手中有糧,心中不慌。
他此時猶如大將軍一般,坐定,道:“不能久等下去了,再等下去,不知多少人要遭殃,是該將這些民賊清個乾淨。”
他自言自語,好似是魔怔一般。
…………
朱棣看著奏報。
數省的災情,有愈演愈烈的趨勢。
不過……雖然情況很糟糕,可從各地的奏報來看,似乎又沒有這樣的壞。
災害的影響還是很大的,朝廷撥付的錢糧也已不少。
朱棣覺得,這樣的影響,到了來年開春,應該可以慢慢的平抑下去。
奏疏看過之後,朱棣唏噓一番。
“民生凋零,幸賴朝廷和內帑還有錢糧,如若不然,這百姓盡死,朕也無顏面對天下了。”
他這番感慨,似乎越發的堅定了他搞錢的決心。
楊榮等人,聽罷也只好點頭。
亦失哈站在一旁,別過臉去,他露出了猶豫之色。
他從東廠那邊,聽到了一些事……
只是……這些事藏在他的肚子裡,卻教他猶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