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因為禮部尚書劉觀上奏,關於鐵路的事。
朱棣振奮精神,至殿中升座。
劉觀奏曰:“江西鐵路的進展,可謂神速,聽聞……只兩月多的功夫,車站便已建成,此番徵發民役十七萬,布政使徐奇,更是日夜不歇……臣……卻聽聞,江西各處,聽聞鐵路修建,無不歡欣鼓舞,更有不少百姓,懇請加修鐵路,此時軍心民氣正是可用之時,臣以為,當一鼓作氣……”
他絮絮叨叨了一大通。
朱棣聽到了弦外之音,於是道:“劉卿何不單刀直入?”
劉觀便道:“啟稟陛下,只怕尚還需一些銀兩……只是布政使徐奇,不願繼續發債,平增百姓負擔,是以……”
朱棣聽聞車站短短時間便已建成,四處的路基,也大抵完工不少,心中倒還算寬慰,可聽聞又要銀子,還是心裡悶悶不樂。
朕的錢啊!
可深吸一口氣,畢竟已撥付了百萬兩紋銀。
而且這些年,商行上繳的利潤早已讓內帑的金銀堆積如山。
於是沉吟之後,便道:“那再加一百萬兩,告訴徐奇,既是進展神速,朕不吝金銀,朕要年前見著鐵路貫通,若是修成,則大功一件。”
劉觀聽罷,長長鬆了口氣,忙拜下叩首道:“陛下體念百姓疾苦,如此垂愛江西軍民百姓,如今又加此恩典,百姓若知陛下苦心……”
朱棣揮手:“不必說這些閒話了,再告訴徐奇,此事關乎社稷,朕望他能竟全功。”
眾臣紛紛稱頌。
當下不提。
…………
右都督府裡。
此時,陳禮將一份錦衣衛的奏報,送到了張安世的面前。
張安世看了奏報,眼睛輕輕眯起,皺眉起來。
他又細細看過幾遍,才抬頭起來:“訊息屬實嗎?”
陳禮一種安靜地站在一旁,聽到張安世問話,忙道:“已核查過,應該不會有錯。”
張安世深吸一口氣:“這就怪了。”
陳禮不解地道:“不知都督……”
張安世卻只道:“繼續監視,除此之外,抄送一份簡報,送至宮中去。”
陳禮道:“喏。”
張安世站了起來,揹著手,來回踱了幾步:“江西那邊,還有一些什麼訊息?”
陳禮道:“許多訊息都還零碎,不少的流言,卑下還未核實,所以也不敢奏報。只是覺得……有些古怪。”
張安世挑眉道:“古怪?”
“布政使徐奇,確實是殫精竭力,每日都出現在工地上,也修建了不少的鋼鐵的作坊,還讓人開礦,徵募了大量的民夫。可是……可是……這些日子,江西卻有不少百姓,或入山為賊,或下湖為匪……”
張安世皺眉起來,隨即道:“這也抄送一份簡報,呈送宮中吧。江西的事,我不便去說,送至陛下的面前,一切自有明斷。”
陳禮拱手道:“卑下遵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