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說遠遠不如朝廷的船隊,這寶貨的數目,也不過是朝廷的兩三成而已。
可張安世卻是眉飛色舞,高興得不得了。
“發財啦。”張安世心情好極了,找來了朱金,開口便道。
朱金也樂了,笑道:“是啊,小的昨日親自去了一趟松江,這些貨,很快裝船,沿著送江口,經太倉、鎮江進南京,到時便直接船運至棲霞渡口來,倉庫……小的也挪騰好了……”
張安世道:“可惜……還是太少了,早知如此,該多派一些船去……”
張安世不無遺憾,隨即道:“不管怎麼說,咱們這一趟不能虧本,我已交代了邸報,讓邸報在末版放出訊息,出售寶貨,三日之後,約這南京城內外的商賈來咱們棲霞。對了,你這幾日,可要打起精神,給我佈置一個會場。”
“會場?”朱金不解地看著張安世道。
張安世直接了當地道:“我要拍賣。“
“拍賣是什麼?”
張安世樂了:“這拍賣嘛……我一時也和你說不清,待會兒我會寫出一份章程來,到時候,你拿著章程來辦即可。”
朱金連忙點頭,他心裡比任何人都清楚,侯爺這個人,總有許多奇奇怪怪的辦法,而且這些辦法,往往都很有效。
反正他只認準了一件事,那就是,他只要按著侯爺的吩咐辦事,就準沒錯!
於是朱金再不多話,只樂呵呵地道:“小的明白。”
…………
朱棣這幾日的心情都很不錯,船隊回來了,接下來歇一歇之後,就該啟動第二次的下西洋計劃了。
這一次船隊的成果十分豐碩,途徑了二十七國,而且將西洋的情況摸了個清楚,還帶回來了不少的寶貨,可謂是超常的完成了任務。
接下來……就可以去更遠的地方了。
又過了幾日,朱棣召文淵閣諸大學士來見。
朱棣道:“馬上就要年關了,等過了年,開春之後,朕欲命鄭和二下西洋。諸卿,各地艦船的製造,卻也要加快,讓工部那邊,到各處去巡視,不要耽誤了大事。”
“是。”三人回答。
“陛下……”解縉想了想,便道:“船隊繼續保持現有的規模,是否更穩妥?”
朱棣淡淡道:“二下西洋,要去的地方更遠,若是艦船和人力不足,中途遇到了危險,卻是難料了。”
解縉便道:“陛下說的是,噢,是了,臣這邊……還有一事要奏。”
朱棣道:“但說無妨。”
“戶部倉部主事劉文君,奉命兜售寶貨,這些寶貨,倒也暢銷,陛下……現在折算下來,售賣了足足十四萬兩紋銀。”
十四萬兩……
朱棣倒覺得好歹也算是掙回來了一點盈利,若是早幾年,肯定要驚訝一番。
不過現在,卻沒有什麼感覺了。
“這劉文君,賣的倒快,朕還以為要耽誤個數月呢。”
解縉道:“劉文君此人,是臣舉薦他來負責售賣的,此人兩袖清風,為人剛正,行事一絲不苟,倉部的事,落在他的手裡,都被他安排得井井有條……臣還聽說過一件事。”
朱棣道:“何事?”
解縉道:“說這劉文君,雖是主掌著極有油水的倉部,可他窮得連轎子都沒有,轎伕也僱傭不起,每日步行去部堂裡當值,三更天就要起來,要走一個多時辰……方才抵達部堂裡……”
朱棣聽罷,倒是不禁動容,於是道:“真是難得啊,明日召他來覲見吧……這樣的大臣,不多了。”
解縉笑了笑道:“是啊,臣在他的面前,都自慚形穢,這朝野內外,都對他交口稱讚。”
“是嗎?”朱棣目光一轉,看向胡廣道:“胡卿家也是這樣認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