淳于皇后不是鋪張的人,雖然鹹平帝為了表示對皇后的看重,往往把千秋宴辦得比聖壽宴還要隆重。但那都是前兩年,這幾年來隨著帝后的年歲愈高,一來‘精’神不濟,二來對這些也看得淡了——橫豎皇后的地位朝野上下皆知,根本不需要鹹平帝再刻意的抬舉來彰顯。
是以這幾回千秋宴都只是隨便辦一辦。
但今年因為有西域的好訊息——壞訊息還沒傳過來,如今當然就知道仲崇聖投降的好訊息了。
所以倒是破例辦得隆重了一點。
寧家不論大辦小辦總歸都是有帖子的,紀陽長公主打從去年沒了長子和長房的一群兒孫後身體一直都虛著,到今年才好轉了點。上個月又聽說孫媳又有了身孕,心情大好之下,今年還特別使人做了新的行頭。
不想千秋節這天起早起來才要出‘門’,被派到侯府幫手的常嬤嬤就緊張的親自過來稟告:“世子‘婦’半夜裡就嚷著肚子疼,婢子天不亮就叫人叩開坊‘門’去請大夫了,如今大夫還沒有到,世子‘婦’自己倒是先嚇著了!所以婢子來求殿下拿個主意。”
紀陽長公主嚇了一跳,忙問:“好好的怎麼就肚子疼起來了?”卓昭節是已經生過一雙子‘女’的人了,這個媳‘婦’身體一直好得很,過‘門’以來連個頭疼腦熱都沒有過的。而且上個月診出有孕,也只說才從翠微山回長安勞累了些,讓好好調養休憩。
為了這句話,長公主立刻把常嬤嬤派到侯府幫著管家,好讓孫媳好好的休養。這好端端的,怎麼就不好了呢?
常嬤嬤為難道:“大夫還沒到,婢子也說不清楚……世子‘婦’現在有點兒六神無主,世子在旁安慰了也不管用——這不,世子擔心世子‘婦’,硬要婢子來向殿下討個主意?”
長公主有點明白了:“唉,申驪歌去的太早,昭節雖然已經生產過一回,但究竟還年輕。這孩子又是被寵大的,之前那一胎天可憐見順利得緊,從懷上到生產都沒叫她吃苦頭。這一回卻不一樣,沒經過事的孩子就是這樣,遇見點兒不對就慌了神,沒個長輩在身邊到底是不能放心的……九郎這是讓本宮過去坐鎮呢!可見這孩子也是慌了。”
常嬤嬤來之前就知道寧搖碧的意思了,只是到底不好意思直接叫長公主動身過府,只為了看個晚輩——當年寧夷曠和寧徽這對兄妹誕生,把長公主歡喜得好幾天都沒睡好,也沒到敏平侯府去探望啊!還不是等到卓昭節滿月回府,把兄妹兩個抱到長公主跟前的?
現在見長公主答應,常嬤嬤臉上有點訕訕的,道:“世子確實年輕,一急起來就想不到。”
“是本宮的骨血,昭節雖然是孫媳‘婦’,但如今也是在為寧家開枝散葉。”長公主此刻已經穿戴好了,是進宮道賀的翟衣,既然去探望晚輩,那就沒必要這麼隆重。
所以另外遣人去宮裡告訴一聲,重又換了常服,命人抬來步輦。
好在兩府相連,坐著步輦,倒沒叫長公主勞累。
到了陌香院,還沒進去就聽到裡頭‘亂’成粥的聲音。長公主不免皺了眉,道:“怎麼這樣‘亂’七八糟的?”
常嬤嬤也不高興了,她走的時候才沒有這麼‘亂’,如今冒姑伺候著卓昭節一‘門’心思的安胎,侯府上下都是她在管著,這副樣子不是明擺著說她沒管好嗎?
虧得此刻小使‘女’安穩聽到聲音跑了出來看,見到長公主慌忙行禮,順便回答屋子裡‘亂’的緣故:“許院判已經到了,說世子‘婦’動了胎氣,這會正使人趕緊的熬‘藥’……方才小郎君和小娘子不知怎的早早醒了,聽到動靜一定要見世子與世子‘婦’,是以才這麼吵。”
長公主皺著眉頭道:“既然已經動了胎氣,怎麼還能讓這兒吵下來?”就吩咐常嬤嬤,“先把曠郎和徽娘帶走,如今他們的母親哪兒有‘精’神敷衍他們?何況也別叫小孩子磕到碰到了。”
一邊說一邊往裡走,進了‘門’果然見到寧搖碧滿頭大汗的抱著長子哄著,斜靠在枕上的卓昭節明顯臉‘色’不太好,卻還強撐著伸手安慰站在榻邊的次‘女’。
看到長公主進來,寧搖碧大大的鬆了口氣,抱著寧夷曠就迎上來,道:“祖母來了!”
長公主心裡嘆了口氣,道:“你先把曠郎、徽娘帶回他們屋子去,天才亮,他們年紀小,讓他們再睡會。”見寧搖碧要說話,又道,“昭節這兒本宮來看著。”
卓昭節訥訥的道:“祖母年歲長了,為著孫媳還要叫祖母特意過來,孫媳實在不孝。”
“你們年輕,遇見事情容易慌張,沒個長輩在身邊到底心不定……本宮當年也是這麼過來的。”長公主此刻倒是很和藹,搖了搖頭道,“說罷,到底是怎麼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