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憂外患!
袁刺史真叫一個焦頭爛額、心力交瘁啊。
他怎麼都沒有想到,曾經那般卑躬屈膝、重利貪生的頭人,竟然有膽子反抗官兵!
蠻夷,真真是蠻夷啊!
難道他們不知道,屠戮官兵就是意圖謀反,是族誅的大罪?!
袁刺史卻忘了,其實這才是那些頭人跟山下官府的慣常相處模式。
朝廷有了相關政令,或是當地官府有了優撫政策,那些頭人會帶著山民下山。
可一旦要繳納賦稅,或是徵發勞役的時候,有些不堪重負的頭人就會帶著山民再溜回山裡。
延綿上千裡的深山老林,山民們是穿梭自如,而對於官兵來說,不啻於大海撈針,根本就抓不過來。
所以,土人問題才會這般棘手,朝廷幾次想改土歸流,都無法推行。
袁刺史憑一己之力就想改變這種現狀,簡直就是不切實際啊。
“……這些頭人,簡直就是目無法紀、膽大妄為!”
袁刺史氣得在書房裡團團轉,偏他卻半點辦法也沒有。
因為,那四個頭人已經帶著山民們,殺出了包圍圈,竄回到了山裡。
府兵統領只能望著一片無際的深山嘆息,卻不會有任何行動。
袁刺史怒氣沖天,不只是因為四個頭人的“反水”,更多的還是擔心自家在山裡的利益。
雖然他做了一些安排,也將大部分部曲都撤離出來,那座鐵礦被暫時封存,但袁刺史不敢保證,那些頭人會不會發現。
畢竟人家不傻、更不聾,當初安妮在路障前提到了了神仙山,雖然沒有說明具體情況,且當時頭人們也被恐懼佔據了心神,顧不得其他。
但,只要他們事後醒過神來,再回到山裡,仔細勘察,興許就、就……
該死!真是該死啊。
早知道他們有這般狗膽,那日,他就不管什麼安先生,直接一把火燒光萬戶鎮了。
姓安的確實麻煩,但總有辦法應對,至少不似現在這般被動啊。
袁刺史像頭拉磨的老驢,在書房裡轉了半天,轉得都有些累了,這才頹然的坐在椅子上,呼哧呼哧喘著粗氣。
而面前的書案上,正攤開一份書信。
這是京城家中父親寫的親筆信,信中言明,袁刺史勸導山民下山,為西南州增添戶籍一萬戶,政績卓著。
袁父還告訴袁刺史,家族已經開始給他運作,並大肆造勢。
待到年底考核的時候,他定能得一個“上上”的評定。
到那時,不管是升遷還是褒獎,都不是問題。
這封信剛收到沒有三天,四位頭人就“反”了。
如果他們只是悄悄逃回山裡,事情還能掩蓋一下。
可、可他們偏偏就跟駐紮的府兵發生了衝突,還死了人,這事情就不能善了啊。
就算袁刺史會隱瞞不報,府兵統領那邊也不會答應。
素日平時袁刺史跟府兵統領的關係不錯,但在這種關乎仕途、利益的大事上,私交算個屁!
想想就覺得諷刺啊,袁家在京裡大張旗鼓的給他“請功”,而他的功績卻瞬間變成了管理不利、官逼民反的罪證。
西南確實天高皇帝遠,可也不是他姓袁的一個人說了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