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這天,安銘和王氏帶著幾個孩子一起去了白雲觀。
就連頭上的紗布剛剛撤去的安雲芷也跟著一起去了,她心裡還憋著勁兒,總想著找個時間把安妮的畫皮給撕了——哼,都是千年的狐狸,你丫給我玩兒什麼聊齋啊。
安妮彷彿沒有看到安雲芷鬥雞一樣的神情,她無比淡然的坐在馬車上,饒有興致的看著四周的景緻。
原主的心願只是比安雲芷厲害,現在安妮處處壓安雲芷一頭,連比柔弱、比善良、比乖巧、比通情達理,安妮都穩穩的勝她一籌。
基本上,這次的任務已經完成了一大半。
而且原主該報的仇也都報的差不多了,只剩下嫁個好郎君,幸福快樂的過一輩子了。
對於未來的夫君,安妮並沒有太多的想法。
只要女人足夠強大,嫁給誰都不重要,就是一把爛牌也能成為最後的贏家。
安妮也悄悄派紙人去陸家打探過訊息。
有一點安雲芷沒有說謊,那就是陸家的女眷確實都不是什麼省油的燈。
方太夫人出身名門,出嫁前被父母精心照料,出嫁後又有能幹的夫君陸閣老保護,後院非常乾淨,沒有什麼妾侍、庶出子女,所有的孩子都是她生的。
方太夫人活了六十多歲,依然如少女般天真爛漫,為人也十分和善。
陸炎的母親,李夫人則是個體弱的人。
一年三百六十天,竟有一半時間都在吃藥。
可就是這麼一個藥罐子,硬是熬死了比她健康的丈夫。
現在的李夫人依然病弱,也依然活得精細、長久。
據安妮對這類人的瞭解,估計李夫人那些身強體壯的姐妹兄弟都死了,她也能病病殃殃的活著。
這兩位都不是能管家的人,陸家這些年來,一直都是陸炎的姑祖母,陸閣老的同胞姐姐陸氏在掌管家務。
陸氏也命苦,出嫁沒幾年就沒了丈夫,膝下只有一個女兒。
婆家同陸家一樣,都是書香門第,忠孝仁義傳家,自然做不出欺侮寡婦、弱女的事。
但沒了丈夫,生活到底不一樣。
陸氏在婆家過得不自在,就帶著女兒回到了孃家。
正好那時方太夫人剛嫁過來沒多久,還沒有開始管家。且她那天真的模樣,也真心不是管家的料。
方太夫人的婆母,一是看方太夫人不成,二來也是想提高陸氏在孃家的地位,便讓陸氏幫著自己管家。
方太夫人被家人保護得太好,眼見出嫁的大姑子回來管家,非但沒有覺得被侵犯,反而樂得做甩手掌櫃。
方太夫人的婆母過世後,陸氏直接接手了陸家的中饋。
後來李氏過門,又是個吃藥比吃飯還多的病秧子,更沒有精力和能力做主母,陸氏便繼續管家。
李氏也沒有覺得姑姑管家有什麼不好,她因為天生體弱,家裡十分偏疼,也習慣了被人照顧。
陸氏雖然行事霸道了些,但為人還算公正,管家的時候也都嚴格按照陸家的舊例,李氏的一應份例、供給,完全符合當家大奶奶的規格。
李氏並沒有因為不管家就影響了她的生活品質,反倒不必勞心勞力,能夠讓她靜養身體,李氏非常滿意這種現狀。
就這樣,陸氏一個出嫁女,硬是在孃家當了三四十年的管家人。
直到現在,陸氏依然掌管著整個陸家的中饋。
有了陸氏這個先例,她的幾個姐妹,也都紛紛找理由搬回孃家。
下一輩的姑娘們也都爭相效仿,其中有個小陸氏,也是出嫁沒幾年就沒了丈夫,身邊只有一兒一女。
她見同樣少年守寡的姑母在孃家過得無比風光,她自詡不比姑母差,沒道理人家是威風凜凜的老姑奶奶,她就是被人可憐的姑奶奶。
更何況,那時陸家的當家主母應該是她的弟妹李氏,作為李氏的大姑子,她比姑母更有資格幫李氏管家。
懷著這樣的心思,帶著兒女回到孃家的小陸氏就開始跟陸氏爭奪管家權。
那時陸閣老還健在,眼見姐姐和女兒鬥得不成樣子,便親自出面,將管家權一分為二,陸氏和小陸氏各管一半。
姑侄兩個互相爭鬥、互相監督,管起家來,雖偶有掣肘,但效果竟比之前陸氏一家獨大好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