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喜大人完成這樣的偉業。”
除了孫耀等人外,李從業等將領也趕了過來,眾人一起向張瀚抱拳賀喜。
在額麟臣等人退下之後,所有人都面露笑容。
調兵的時間不算,真正打起來只有兩天,兩天時間,加起來十萬丁以上的兩個蒙古大部落就被征服了。
所有人都替張瀚感覺高興,人們擁擠著想站在張瀚身邊,而又始終要保持著一點距離。
這種敬畏無形中是使張瀚感覺到了一點寂寞,眼前的人有不少是老人,跟隨他已經多年,但此時已經是拿張瀚當成標準的上位來對待了,一點距離最終會擴大為上位者與追隨著天塹般的隔離,張瀚是君,而所有人是臣。
張瀚並不願如此,在他理想中的未來帝國一定不要是完全集權的。事實上漢唐時的中國政治也是集權式的,但還沒有明清時這麼厲害。
宰相制度是最少要恢復的,君臣之間也不要搞的太上下分明。
當然這只是一飄忽而過想法,現在考慮這些還為時尚早。
從集寧堡的被困到小黑水河的大戰,再到漠北的艱苦穿梭,再到征服卻圖汗部,還有舊中都到尚義堡一線的對峙,和記的戰爭潛力越來越強,最終轉化為眼前的這一場輝煌之極的戰事。
兩天時間,征服了十幾萬人的兩大部落,這種事就算上報給大明朝廷,普天之下,又有幾個人敢於相信?
可以說,征服了套部和收復河套地區之後,大明這一百多年來的被動挨打的局面算是徹底扭轉過來了。
甚至寧夏和榆林,固原還有山西大同等諸多軍鎮的戰略意義都嚴重被削弱了。
這些軍鎮主要針對的就是土默特各部,也就是套部在內的各大部落,防患的也是這些部落的進攻。
現在這些部落完全被和記消滅和掌控了,大明有一半以上的軍鎮失去了一百多年下來的強敵,可以說完全沒有了敵手。
羌塘諸部是更加鬆散的幾十個部落的聯盟,而且羌塘人相當的封閉保守,也信仰紅教或黃教,他們也沒有絲毫進取心。
如果不是和記的話,大明的西部邊鎮簡直可以裁撤掉了。
但張瀚可以確定一點,榆林和寧夏等鎮不僅不會裁撤,相反還會做適當的加強。
一直擔心和害怕的蒙古人是被消滅了,但消滅這些北虜的是更強大更值得人擔心的勢力,現在大半個草原換了主人,其更富裕,更有進取心,擁有更強的軍隊,要命的是有更好的政治體系人相對充足的人才,知道任何一點的大明君主都會夜不能眠,就算不知內情,當知道和記收復了河套之後,天啟皇帝也必定會感覺到深深的惶恐和懼怕。
對現在的大明君主來說,要做的就是拼命保持現狀,甚至對和記示好,張瀚思緒飄忽至此,突然微微一笑。
在場的將領們不知道張瀚在笑什麼,但所有人都是跟著一起笑起來。
經過此戰之後,所有人對張瀚的敬畏更深了。
在張瀚佈局之後,兩天時間就把仗打完了,在事前誰敢相信?
套部最少有三萬人投降,是在商團軍和明軍的雙重壓力之下,有的是早就要投降,有的則是迫於重重壓力。
這支一直在打仗的部落軍隊還是有不少人想打下去,可是在這樣的局面下,神仙也難以挽回局面,關鍵是幾處地方被截斷了,套部沒有辦法再形成一個整體,連火落赤都跑了,連有效的指揮都沒有了,這仗還怎麼打?
“稟報大人,”一個軍官飛馬趕至,稟報道:“火落赤抓到了。”
“哦,在哪兒抓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