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堂詩詞賞析課結束後,林熹微可謂一戰成名。
她那番關於中文系使命的言論迅速傳遍校園,引起轟然絕響。
“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這幾個字可謂擲地有聲,即便課程結束後,依然在眾多學子耳邊迴響不絕。
誰都沒想到這麼一番鏗鏘有力的話語,竟然出自那個看起來弱柳扶風一般的女子。
她看起來平靜淡然,不顯山不漏水,心中卻自有丘壑。
她即便年輕,目光卻已超越了眼前也超越了眾人,看向大家都不曾看到的更遠的前方。
對於那些方踏入大學的莘莘學子來說,林熹微這番話無疑一聲驚雷,在他們混沌的世界轟然劈開一扇窗,引領他們看向那不曾探索過的精彩紛呈的世界。
他們進入校園後一直是懵懵懂懂的,絕大部分人對未來沒有方向。
從來沒有人問過自己,我們究竟為什麼要讀書?又為什麼要選讀漢語言文學這個專業?
如今聽了林熹微這一席話,他們忽然混沌初開,驀然覺得未來有了學習和努力的方向。
在這個信仰缺失的年代,林熹微提出這番話,無疑在新生心裡立起了一座豐碑。
他們忽然對未來懷抱了無限嚮往,作為中文系學子,他們認為自己理應肩負起“為往聖繼絕學”這一偉大使命。
他們要在有生之年,盡畢生之力,來批異端、釋經典、弘仁道、行禮教。
林熹微顯然沒想到自己一番隨口之言,竟然在系裡引起這麼大的反響。
甚至連繫裡好些個平時不輕易露面的老教授們都被驚動了。
他們紛紛拍桌驚歎,“讀書人當立志如此!”
他們紛紛提出要將這四句話作為今後中文系新生入學第一課必學的主題內容。
在老教授們的力促下,很快就在中文系掀起一股叫做“繼往聖絕學”的主題運動。
在動員會上,中文系系長面色激昂,“同學們,作為讀書人,我們站立在960萬平方公里的廣袤土地上,吸吮著民族漫長奮鬥積累下來的文化養分,擁有13億國民聚合的磅礴之力,我們理應肩負起學習和借鑑人類社會創造的一切文明成果這個偉大重任!”
他激動得面色潮紅,“我們的祖國具有無比深厚的歷史底蘊,我們的未來具有無比廣闊的發展舞臺,我們的學子具有無比強大的前進定力!作為中文系學子,我們要走自己的路,而不是人云亦云。我們理應虛心學習繼承傳統文化,以此回報社會。”
他語重心長地接著說:“樹高千尺,根深在沃土,知識是養分,我們不能數典忘祖,在5000多年文明發展中孕育的優秀傳統文化,積澱著民族最深層的精神追求,值得我們一輩子去追求與探索。”
他殷切地看著臺下數千名中文系的莘莘學子,眼裡浮現淚光,“孩子們,你們是咱們中文系的未來,是咱們中文系的希望,希望你們未來不負重託,努力艱苦地鑽研知識,努力繼承咱們祖國的優秀文化,未來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
系長語畢,臺下熱烈鼓掌。
林熹微坐在臺下,忽然心潮澎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