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潛問道:“不知將軍上午去了哪裡察視地形?”
“出營之後,我與妙才等東行二十里,將至無鹽界而返。”
“可有所獲?”
“道中頗多丘陵、高地,我數次登高眺望,由須昌而東,地勢東北高而西南低,間有河流,林木蔥蘢。……昨天我遣了十餘偵騎,今早他們大多歸來,我細問之,無鹽、章縣間有一河,名叫坎河,南流六里入汶水,那裡的河谷地帶現有七八千黃巾屯聚,二君可知此事?”
兗北敵我部隊的形勢不是涇渭分明,而是犬齒交錯。
汶水北岸的東平國境內,須昌、無鹽、章縣、富成四縣,漢兵多駐紮在縣城中,黃巾軍則主要控制鄉里,漢兵少,所以不能把黃巾軍逐走,而黃巾軍沒有太多攻城的器械,因此除非必要,他們也不怎麼去攻打堅城,這就形成了敵中有我,我中有敵的局面。
無鹽是東平的郡治,畢諶任職郡府,對無鹽周邊的敵情非常熟悉。
他回答說道:“知道。”
“其能戰者有多少,戰力如何,君可清楚?”
“這支黃巾賊多是精壯,軍械亦多,月餘前曾騷擾過縣邑,鄙主遣將擊之,不能克勝。”
“也就是說,這股黃巾的戰力還不錯?”
“正是。”
想來也是,如果戰力不行,這股黃巾兵肯定是不敢盤踞在東平郡郡治的郡界處的。
萬潛說道:“將軍到前,這股黃巾賊嘗數遣斥候,窺伺我營。”
曹操點了點頭,說道:“我料此股黃巾必是賊中精銳,如能敗之,既可沮賊氣,又足能提振吾兵軍心。我意便選它為我首戰之標,君等以為何如?”
畢諶問道:“未知將軍部曲幾何?”
“四千餘。”
“賊據河谷,有地利之便,將軍兵馬又不及其眾,如貿然擊之,萬一不勝?還請將軍三思。”
曹操問萬潛道:“別駕何意?”
萬潛沉吟片刻,說道:“將軍雖善戰,到底是客軍,此前未曾與東平黃巾交過鋒,以潛愚見,謹慎一點也好。”頓了頓,又道,“將軍可是給州伯立了軍令狀的,勝則罷了,倘使落敗,州伯當然不會真的追究將軍,可別部郡國兵卻難免會因之笑話將軍。”
萬潛的這番話說得很誠懇,的確是在為曹操考慮。
曹操笑道:“我兵固不及黃巾多,然致勝之道,非只關眾寡,出奇用詐,賊不及我。”問陳宮,“公臺以為呢?”
選擇這支黃巾作為首戰的目標,是曹操與陳宮在路上已經商議定下的,陳宮自不會反對。
他答道:“州伯領州郡兵渡汶水,北至須昌,屯營數十,旌旗蔽空,此股黃巾賊聚於不足百里外,非但沒有鼠竄而逃,反屢以斥騎窺我,足見其囂,不滅之,不足以彰漢家天罰。正宜擊之首戰,壯我聲威。”
曹操拍手道:“此正我所欲也!”
萬潛、畢諶遂不再多言。
曹操留下夏侯淵,是因為打算用他為此戰的先鋒,當下對夏侯淵說道:“妙才,卿帶汝所部,明日再休整一天,後天為我前鋒,先發擊此賊!”
夏侯淵應諾。
夏侯與曹氏世代婚姻,夏侯淵之妻又是曹操之妻的妹妹,兩人的關係非常親密,雖為異性,猶若骨肉。夏侯淵曾代曹操受過,險些死在獄中,黃巾起,兗、豫最亂時,雖是豪強,夏侯淵家也乏糧,為了養活亡弟的女兒,他忍痛棄掉了自己的幼子,是一個任俠尚義之士。
曹操在陳留起兵後,夏侯淵先是以別部司馬從,前些時遷為騎都尉,用兵向以敢戰勁疾著稱。
曹操用夏侯淵為前鋒先發,可謂知人善用。
次日,夏侯淵部,包括曹操軍中的別部俱皆休整一天,日三食,兵卒飽餐。
第三天,夏侯淵引本部出營,奔襲坎河河谷,至河谷外,先以數十剽悍士挑戰,黃巾輕其兵少,自恃精銳,傾巢而出,一鼓破剽悍士,繼擊夏侯淵本陣。夏侯淵佯敗,黃巾追出二十餘里,至一丘陵,夏侯淵倚丘陵為障,回師拒之,曹操親引精銳至,大戰入夜,斬其渠帥。
.。頂點筆趣閣手機版閱讀網址: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