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康年紀輕,早早地就跟了荀貞,不知寒家子弟出頭的難處,要是李博、時尚等西鄉的這些寒門子弟在這裡,肯定便會不免感嘆了。
這陳午顯然是一個不甘現狀的人。熱情有度的迎接、整潔舒適的客舍,這一切都不外乎是因為他熱切地期冀能遇到貴人,提拔他出人頭地。荀貞是做過亭長的,接觸過許多這樣的寒家子弟,能體會到陳午這種的渴望上進、卻苦無門路的不甘心情。
他沒有多說,舉箸笑叫諸人圍案坐下。諸人大快朵頤。
飯畢,又有少年來收拾走餐具。
陳午再次過來,問他們吃得可好,得了荀貞等滿意地答覆後,恭謹地請他們休息,辭別出院。
……
這間上房客舍可宿三人,荀貞招呼邯鄲榮、荀攸與他同住。宣康、原中卿、左伯侯去別房睡下。典韋戍衛門前,值前半夜的班。原中卿、左伯侯值後半夜的班。
吹熄燭火,荀貞三人就寢。夜雨敲打窗紙,室內溫暖如春。
可能是陳午囑咐飲酒吃肉的少年小聲點,前院沒了喧鬧,亭舍裡很安靜。
伴著雨聲,諸人相繼睡入夢鄉。
……
也不知睡了多久,荀貞忽覺有人推自己,費力地睜開眼,見卻是荀攸。
“怎麼了?公達。”
荀攸不知何時從床上下到了地上,立在床邊,披著衣,提著劍,輕聲對荀貞說道:“你聽。”
先聽到的是邯鄲榮的鼾聲,再接著聽到的是窗外的落雨。室內悄靜,別無其它的聲響。荀貞莫名其妙,問道:“聽什麼?”
“適才有人衝入前院,大呼:亭西有賊。”
荀攸話才說完,前院紛亂頓起。隔著院牆、院門、屋門,又有雨聲,聽不大清楚,但能聽出這動靜是不少人從前院屋中奔出的聲響。隨即,一個高昂的聲音傳來:“有寇賊夜侵亭西,陳君令:即刻出舍,馳行擊賊!”很多人聲隨之驟起,差不多得有十餘人同時大聲應諾。
眾人的人聲落下後,一個低沉的人聲隱約傳來,這是陳午的口音,估計是在分派命令。
須臾,亭舍前院的門開啟,前院的少年們應是在陳午的帶領下出了舍院,腳步聲紛沓遠去。
前院的院門關上。沒多久,後院的院門開啟。
一人站在院門處對警夜的原中卿、左伯侯說道:“亭西來了夥賊寇,陳君帶人去擊賊了。他臨走前,令小人轉告貴客不必擔憂。亭舍裡有我等留守,必不會使賊人傷了貴客。”
荀貞披衣起,開房門,答道:“我等的安危,貴亭無需擔憂。既然亭西來了賊,諸君請都去幫忙吧,不用留下來護衛我等。”
院門的這人說道:“這是陳君的命令,小人等不敢違背。貴客請安心歇息吧。”退出門外,將後院的院門掩上。
荀貞回顧問荀攸:“什麼時辰了?”
荀攸看了看案上的漏壺,答道:“丑時二刻了。”
夜深有雨,這夥侵掠蘇人亭的賊寇選的時機不錯,只可惜陳午謹慎警覺,早已有備,在亭的四面均派了暗哨、查路之人,一見不對,那暗哨即立刻奔回送訊。荀貞心道:“只是不知這夥賊寇有多少人?陳午帶出去的有十來人,也不知夠不夠用?”
猛聞得舍中前院鼓聲大作。
雨夜悄寂,鼓聲如雷。
荀貞不及防,險些被嚇了一跳,想道:“這卻是擊鼓傳警了。是了,陳午在亭部四周應均佈置的有人手,這會兒以鼓聲傳警,既可使賊寇驚駭,又可以此召喚別處之人手趕去亭西。”
他當年在繁陽亭時就夜擊過賊,後從軍征戰,更是久歷沙場,對這等用兵法約束部眾、用鼓聲指揮作戰的辦法熟悉得不能再熟悉了,幾乎不用想就能猜出陳午的佈置。
邯鄲榮、宣康、典韋也都被驚醒了。
邯鄲榮與荀攸來到荀貞身側。典韋、宣康持戟、劍奔出客舍,來護衛荀貞。
夜色茫茫,雨水如澆。
立於門口,望夜雨,聽鼓聲。
荀貞恍如回到了他在繁陽亭越境擊賊的那一夜,又恍如回到了不久前與黃巾作戰的戰場上。
受鼓聲驚動,亭部中各里犬吠雞鳴。荀攸低聲,三言兩語給邯鄲榮等講清了亭西來了賊寇之事。荀貞側耳細向西聽,鼓聲、雞犬之聲、雨聲卻掩蓋了亭西一切的動靜。宣康點亮了蠟燭,捧到荀貞近側,微弱的燭光映亮了門前的一點土地和些許落下的雨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