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入城中,皇甫嵩、朱儁、曹操、魏校尉等有文太守安頓,荀貞陪從他們去到太守府後即告辭離開,去兵曹掾舍。文太守、皇甫嵩、朱儁知他有傷在身,沒有留他。文太守準他了幾天假,讓他在家養傷。曹操、孫堅將他送出府門。
府門口,曹操笑道:“貞之,你好好養傷,等過幾天,我請你吃酒。”
荀貞笑著點頭道好。
曹操又對孫堅說道:“到時,司馬也要來!”
殲滅波才一戰中,曹操親見了孫堅的猛鷙,有結交之心,知他與荀貞交好,故順水推舟地也邀請他去。孫堅不推辭,爽快應諾。
辭別曹操、孫堅,荀貞、戲志才帶上留在府外相候的辛璦、左伯侯、原中卿等人,驅騎前去郡兵曹掾舍。
兵曹掾舍離督郵舍很近,過了街角行不多遠就是。
此時,出城迎接漢軍凱旋的百姓絡繹歸家,在街上遇上荀貞、辛璦等人,少不了又一番圍迎。荀貞禮貌謙和,微笑著迎對他們的熱情。快到街角,路邊竄出一個背劍之人。左伯侯、原中卿等嚇了一跳,嘡啷啷拔刀出鞘,急忙催馬奔到荀貞前邊,護衛在他的左右。
眾人定睛看去,竄出這人六尺身高,面容稚嫩,是個孺子。
原中卿性子急躁,沒好氣地從馬上跳下,揪住他,罵道:“亂竄什麼!若是衝撞住了荀君馬匹,你吃罪得起麼?”
這個孺子掙扎叫道:“我認得荀君,我認得荀君!我就是來找荀君的!”
“你認得荀君?”原中卿扭頭去看荀貞。
荀貞點點頭,示意他把這個孺子放下,召手示意這孺子近前,笑問道:“你找我何事?”這個孺子乃是徐福。徐福不管不顧,撲到荀貞馬下,跪拜俯首,叫道:“我想從軍!我想跟著荀君去殺賊!”荀貞不覺失笑,心道:“這個徐福!”徐福這不是第一次來求著從軍了,已是第三次了。
辛璦、左伯侯等人打量打量徐福尚未長成的個頭,又瞧瞧他背上長長的鐵劍,覺得有趣,紛紛嬉笑起來。
原中卿走到俯首跪在地上的徐福身後,用腳踢了踢他撅起的屁股,嗤笑說道:“一個孺子也想從軍?個子還沒劍高,如何殺賊?且等你褪了黃毛,改了老鴨嗓,再來相求荀君吧。”
徐福十五六歲,正是變音的年齡,確如原中卿所說,是個公鴨嗓,但是聞得原中卿此言後,徐福卻勃然大怒,從地上跳起,怒視原中卿,罵道:“你倒不是老鴨嗓,可你又能比我高多少?說我沒劍高,你就有劍高了?”
原中卿與許仲、樂進一樣,個子不高,七尺上下,被徐福罵到短處,登時為之羞惱,伸手就要打他。荀貞喝令制止,訓斥道:“汝堂堂男兒丈夫,怎能與一孺子一般見識?”原中卿隨著荀貞連敗黃巾軍,已不是西鄉繁陽亭裡的那個里民了,自有一股驕橫之氣,捱了荀貞的訓斥,這才老實下來。荀貞令他站到一邊兒去,撫須笑對徐福說道:“你尚未加冠,仍是個孺子,如何能上陣殺賊?”
“君能,我為何不能?我雖年少,也是個男兒丈夫!”
瞧著徐福這一副從市井輕俠處學來的故作豪氣之嘴臉,哪裡有後世傳名的那個徐庶的風範?荀貞幾乎懷疑他是不是找錯了人?就算找錯了,荀貞卻也認了。荀貞認識徐福挺久了,早前還派過輕俠去監看他的日常行為,所以雖與他見面不多,但對這個少年的脾性卻很瞭解,知他儘管年紀小小就學來了輕俠的脾氣,常橫行市中,但那只是少年的逆反炫耀,並沒有做過什麼不得了的壞事兒,他侍母極孝,本性不錯。
荀貞已經決定,不管他是不是日後的徐庶,都不會扔下他不管的。他笑道:“你說你是男兒丈夫,那你可知男兒丈夫之責?”
“殺賊報國,此即男兒丈夫之責。”
“說的不錯,那我且再問你,殺賊報國是為了什麼?”
徐福呆了一呆,重複荀貞的話:“是為了什麼?“
“對啊,是為了什麼?”
“是、是、……,是為了上報君王,下安百姓。”
“然也。下安百姓是為了什麼?”
“下安百姓是為了能使百姓安居樂業,不受兵災。”
“說得對。那我且再問你,百姓是誰?”
“百姓是誰?”
“老弱婦孺算不算百姓?”
“當然算!”
“那麼徐福,你是不是‘孺’?”
徐福沒想到荀貞會有這一問,愣住了:“這,……。”
“男兒丈夫殺賊是為了能使老弱婦孺不受兵災,而你就是‘孺’。你既是‘孺’,又怎麼做男兒丈夫呢?”
徐福張口結舌,面紅耳赤,無言以對。荀貞笑道:“你且歸家去,把我此問想清楚了再來找我!”策馬繞過徐福欲行,又停下來,拿馬鞭在徐福的頭上點了兩點,笑道:“你這個孺子,年齡不大,心思不少!今日將軍凱旋,你不去城外找我,反在兵曹掾舍外等我。你就怎知我今天會回舍?我要是不回,你怎麼辦?”徐福昂首答道:“君若不回,我就明天再來!一日不見君,我就一日不罷休。”
“嘿嘿,倒是個有志氣的孺子。你就別不罷休了!先把我的問題想通了,再來見我。”荀貞策馬從徐福身邊馳過,辛璦、左伯侯等人隨其後,原中卿亦跳上馬催馬行,經過徐福時,他衝徐福扮了個鬼臉,嘲笑說道:“荀君問你一個問題你就答不出,還想從軍殺賊?哈哈。”
徐福氣惱惱地看著原中卿催馬疾行過,張嘴欲罵,吃了一嘴馬蹄帶出的塵土。
荀貞等人騎馬轉過街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