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的聲音有些嚴厲,習慣成自然導致的。
翻身機器人左右各一個,落位後,羅浩輕聲釋出指令——開始翻身。
左側的翻身機器人伸出雙手。
宋主任驚奇的發現它竟然在翻身之前雙手搓了搓,搓熱之後才把右手搭在icu醫生的肩部下面,左手伸進跨部下面,微微用力。
100kg+的icu醫生和病床之間出現了一個角度。
“有什麼感覺麼?”宋主任問道。
“沒有,一點感覺都沒有,我儘量不動。”icu醫生回答道,“不過要說完全沒有的話也不對,它的手有點暖和。”
暖和?
“我不覺得是機器,和人差不多。主任啊,今天不是愚人節,您不會真在跟我開玩笑吧。這是機器人?不像啊。”
宋主任靜靜的看著,對面的機器人一樣動作,出手前先把雙手搓熱,這個簡直太細節了,科技公司的工程師絕對不知道,肯定是小羅教授的主意。
另外一個機器人扶住icu醫生的腰,順順利利的把他翻成80°角。
這個角度不管是清理褥瘡,還是更換床單都已經夠了。
“小羅,能維持多久?”宋主任問道。
“電量能維持一小時,人類的體重在機器面前差別不大,200斤還是300斤對機器都差不多。”羅浩微笑。
有護士手腳麻利的開始更換床單,隨後其他icu醫生模擬給褥瘡換藥。
全程12分鐘,翻身機器人把模擬患者的icu醫生保持在一個固定的體位,期間甚至有個機器人還試圖和icu醫生聊天。
真是話癆機器人,宋主任心裡想到。
小羅平時話不多,怎麼做出來的機器人這麼願意溝通呢。
在宋主任看來,翻身機器人只是工具,但她也明白小羅教授要做的事情肯定不止這麼點。
第一次試驗,成功!
做完所有工作,翻身機器人給icu醫生墊起一個角度,隨後蓋上被子,最後還沒忘記掖了掖被角。
“這也太逼真了,它們做動作的時候關節位置都沒有聲音。”宋主任評價道,“我以為全程都有沙沙沙的聲音,伸手是金屬的色澤,冰冷而生硬。”
“電驅動的,和波士頓動力液壓驅動有區別。”羅浩解釋道,“波士頓動力的工程師有情節,一直想要做出來您說的那種一動就有沙沙聲的機器人,蒸汽朋克的感覺。”
“後來證明液壓驅動的技術路線是錯的,現在波士頓動力也修改了科技樹,跟咱們一樣開始搞電驅動。他們就是有病,非要模擬終結者,人形態是最難的,要是我,肯定先搞蜈蚣。”
“……”
“……”
宋主任和icu的醫生護士沒聽懂,一頭露水。
“我身邊的機器狗最開始也有沙沙的聲音,是……類似於關節活動的摩擦聲,上點機油,區域性的材料修改一下就好。”
“要不然患者感覺不好,我們能接受,患者未必能接受。”
這倒是,宋主任心裡想到。
“技術角度來講難麼?”
&nmmm。”
“很難?”宋主任追問。
“宋主任,具體的我也不懂,都是工大的專家提出意見進行修改。”羅浩開始敷衍。
宋主任一怔,羅教授說的客氣,但她能感知到羅教授話裡面的話——說了你也不懂。
好吧,宋主任對此並不覺得被冒犯了,而是開始搓手,躍躍欲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