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一團煙氣,從車頂雲蓋垂流而下,雖只方寸之間,然而抖蕩如波濤,突峰如高閣,縹緲不定,隱現無序,彷彿是虛無之物,可劍吟聲卻是綿綿不絕。
與之相呼應,葉池的呼吸變得悠長細密,臉上血色重現,明顯狀態更佳。
小九一時做聲不得,陸雅則在怔愣半晌後,以後加額:
“帝君保佑……現在不用一個月了。”
“哪有這麼容易!”
陸雅絕對聽不到的億萬裡虛空之外,餘慈搖頭嘆息。
他沒有溫養劍胎的經驗,不過類似的資訊,在《上真九霄飛仙劍經》裡絕不少見。
劍胎之所存,實是一件時時打造磨鍊的劍胚,相對玄門金丹,要更為精純,但也失之剛硬,缺乏陰陽變化的韌度。
受損的話,輕些還好,可以在隨後修煉中重新打磨掉傷痕,可一旦遭遇重創,尤其是出現結構性的傷損,問題就嚴重了。
這樣的“養傷”,其實等於是一次“重煉”。
很不幸,葉池目前就類似於這麼一個狀態,甚至還要更加複雜。
因為干擾、破壞她劍胎的,其實是昊典的誅神刺劍意,也是真實之域級別的衝擊和震盪。
就算昊典劍意純化,沒有半分破綻縫隙,可一來不管那樣,都絕不是葉池的水準所能承受的;二來劍意再怎麼遮蔽衝擊的直接傷害,可那種“痕跡”仍然留下來,就像隔山打牛,勁力傳導。兩相結合,使本命劍器破碎,葉池的劍胎肯定是受到了結構性的傷害。
重塑劍胎,當務之急就是要排除誅神刺、真實之域衝擊的干擾,將此傷害的機理徹底洞悉、消解。這對此界任何一位地仙級別的大能,都可稱為是不小的挑戰。
可餘慈卻有先天的優勢。
無論是從葉繽處得來的半山蜃樓劍意、論劍軒真傳的《上真九霄飛仙劍經》、源出昊典的誅神刺,他或是精通,或是瞭解;真實之域的衝擊,他更是直接的製造者,沒有誰能比他更瞭解裡面的變化始末。
他當機立斷,先以半山蜃樓的同源劍意共鳴穩住葉池根基,使傷勢不再惡化,再細做打算。
相隔億萬裡,餘慈使劍意化形,長存不滅,竟然沒有感覺到什麼特別困難之處,空間的距離徹底給忽略了。
其實目前星力覆蓋範圍不斷萎縮,遠不是剛剛與羅剎鬼王隔空交戰的全盛時期。
只不過,陸雅手腕上那枚黃巾力士所化符紋,就是最好的傳導介質。
而且,最可細究處,並非來自於“距離”或“介質”,而在於“思路”本身。
餘慈發現一件很奇怪的事:
他是在思考沒錯,可思考的根基不是“腦袋”,至少不完全是,也不在神魂肉身的任何部位,而是莫名地分出一枝,落在縹緲無端的奇特層次:
真實之域。
不久之前,這裡以他自身的生死存滅法則為根基,借用蕊珠宮的動靜法則真意,再拿昊典的誅神刺劍意為支撐,搭建起了一個神主級別,可以名為“紫微帝御”的“高臺”,將他託舉到了相應的層次。
如今高臺拆解,各歸其位,他的層級也自然回落。可“紫微帝御”的層次和感覺,依然在他的記憶中,烙下永難磨滅的痕跡。
某種意義上,痕跡就是種子。
沒有鋪開神主網路,餘慈在真實之域形成的“神主威能”,多半就是空的。
可站在根本法則之上,邁入真實之域的根基卻是實打實的,
多方作用之下,這顆“種子”留下來,一方面起著“道標”的作用,另一方面,則是以刻印下來的獨特運轉模式,給餘慈心神的運化、計算,分擔了好大的壓力。
像神主那樣去思考。
站的位置、高度、層面不同,自然而然就會帶來認識上天翻地覆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