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之行,始於足下;皮之不存,毛將焉附?當年上清宗若真是踏踏實實、按部就班拿一位神主出來,未必會落得那般下場。”
眼看要起爭執,便有人插言道:“好像羅剎也有這個意圖?但一直沒有找到合適的人選,其教中碧游上師修為、境界、心性都是頂尖,可是法則不太理想……”
“羅剎鬼王再想怎樣,至少根底還算分明,那位‘後聖’本體又在何處?”
“想必是在域外?”
“域外神主?怎麼過元始那關?”
“何必非要是域外?開闢的大世界中,比如九幽冥獄,若不算惡劣的環境,也算廣袤豐產,強者無數,堆起一位神主,並不困難。”
也有人扳著指頭盤算。當年北地大劫,上清宗兩位地仙,九位劫法宗師,三十二位真人,共計四十三位,宗滅之時,殞落達三十九人之多。剩餘四位,包括朱太乙在內,也逐一過世,那這位神主,又是從哪兒來?
“長生中人不在,卻也有天縱之才;天縱之才不在,臥薪嚐膽的人物難道還少了?上清鼎滅之時,散入各處大世界的也有一些,唯可慮者,神庭墜落,天魔順勢掩殺,能活下幾個……但只要能在那等惡劣局面下活到此時的,都絕非常人。”
“這也說得過去,但能在數百年間成就神主,單憑天縱之才,或是臥薪嚐膽,可遠遠不夠。你看他施展的手段,若沒有上清傳承道統,如何能成?”
“‘後聖’雖探不明底細,可那餘慈,如今可知,定是朱太乙選來的承繼道統之人,不妨問一問離塵宗,看朱太乙是否留下了片言隻語,蛛絲馬跡。”
“還要折騰那邊?方回如今還不知是怎麼一個心思……”
此言一出,本來還有些散亂的意念心緒,倒是難得地統一起來。
有人就笑:“好好一個絕世之資,讓給了上清宗,五十年成就長生,悟澈生死,堪為神庭之基,若不早夭,他日最起碼也是四御之位,這不,紫微帝御的位子都擺好了!”
“地仙尊位也可以考慮。想那朱太乙淳厚君子,也能做出這筆好買賣?”
“罷了罷了,這話不好提起,畢竟還要去查究底細,且不但是離塵宗那邊,還有其他,蕊珠宮也就罷了,怎麼東海那邊突然又一位如此厲害的劍修?觀之不似論劍軒中人,至少不像現在的論劍軒路數……嘖,太雜太亂。”
東海之畔,“太雜太亂”的組成部分之一,典典長長吁氣,白煙似的濁氣噴吐如劍,直趨海面裡許,才有散溢之相。
她徐徐收劍,已經是非常小心了,可問題是,剛剛刺入碧霄的劍意太過凌厲,而之後又摻入了太淵驚魂炮的力量,運化也不由己,已經遠遠超出了這把寶劍的承載極限。
劍刃才擺到胸口,本來寒光四射的劍器,陡然間灰暗下去,海風吹來,便如細沙般散落,再不成形。
而更早一線,葉池臉上紅白交錯,氣血逆行,終於忍不住一口鮮血嗆出來,染紅了胸前衣襟。
如此變故,使沙灘上眾人一時都是呆住。